一亩地需要多少荞麦种子

   发布日期:2023-08-16 02:53:46    
一、一亩地需要多少荞麦种子
荞麦播种量是根据土壤肥力、品种、种子发芽率、播种方式和群体密度确定的。在一般情况下,甜荞每亩播种量2.5~3公斤,苦荞每公顷播种量1.5~2kg为宜 播

一、一亩地需要多少荞麦种子

荞麦播种量是根据土壤肥力、品种、种子发芽率、播种方式和群体密度确定的。在一般情况下,甜荞每亩播种量2.5~3公斤,苦荞每公顷播种量1.5~2kg为宜 播种量与荞麦产量直接相关。播种量大,出苗太密,个体发育不良,单株产量很低,单位面积产量不能提高。反之,播种量小,出苗太稀,个体发育良好,单株产量虽然很高,但单位面积上株数少,产量同样不能提高。所以,根据地力、品种、播种期确立适宜的播种量,是确定荞麦合理群体结构的基础。

二、古荞麦种子要怎样可以吃了。

苦荞麦种子脱去外壳后得到的含种皮或不含种皮的籽粒,称苦荞麦米。苦荞麦果实或苦荞麦米均可碾磨成苦荞麦粉来制作食品。

一、苦荞麦米杂粮饭:

1.先将荞麦大米用清水淘干净,略泡10分钟左右,这样荞麦米就会稍稍泡软,吃起来不会太硬,口感好。

2.大米,荞麦米按照7:1的比例一起放入电饭锅。

3.放食指的第一个指节多一点清水。

4.盖上电饭锅按标准煮饭键。

5.等跳到保温键,断电焖十分钟开锅盛出。

二、荞麦小饼

主料:甜荞50克、苦荞麦粉25克、低筋面粉120克、鸡蛋1个、盐6克、水适量、橄榄油15毫升

辅料: 苦荞25克

做法:

1.将甜荞洗净后,加入25g苦荞麦

2.放入破壁机中,加少量水,搅打成细浆

3.加入面粉,鸡蛋,盐调成较稀的面糊

4.电饼铛加热,稀上少量的橄榄油

5.用勺将面糊一勺一勺的淋在电饼铛上

6.煎好一面后,再翻面煎另一面

烹饪技巧:

配点香脆的坚果,更好吃。

三、苦荞麦种子磨成粉什么颜色

白色的,因为主要成分是淀粉,而淀粉磨出来之后是白色的,所以苦荞麦磨成粉之后hi白色的。苦荞麦(学名:Fagopyrum tataricum (L.) Gaertn.),别名菠麦、乌麦、花荞等,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高30-70厘米,分枝,绿色或微逞紫色,有细纵棱,一侧具乳头状突起,叶宽三角形,长2-7厘米,两面沿叶脉具乳头状突起,下部叶具长叶柄,上部叶较小具短柄。生长在田边、路旁、山坡、河谷等潮湿地带,在中国东北、华北、西北等地都有分布。苦荞麦性味苦、平、寒,有益气力、续精神、利耳目、降气宽肠健胃的作用。

四、荞麦的作用是什么呢?

荞麦 (《千金·食治》) 【异名】乌麦、荍麦(《日用本草》),花荞、甜养(《纲目》),荞子(《草木便方》)。 【来源】为蓼科植物荞麦的种子。 【植物形态】荞麦,又名:净肠草(《植物名实图考》),鹿蹄草、流注草。 一年生草本。茎直立,分枝,光滑,红色,稀具乳头状突起,高40~110厘米。叶互生.心状三角形成三角状箭形,有的近五角形,长2.5~5厘米,宽2~4厘米,先端渐尖,下部裂片圆形或渐尖,基部近心形或戟形,叶脉被乳头状突起;下部叶有长柄,上部叶无柄;托鞘膜质,短筒状,早落;总状伞房花序腋生和顶生,短而密集成簇;花梗长;花白色或淡粉红色,具细长的小花梗,基部有小苞片;花被深5裂,裂片卵形或椭圆形;雄蕊8;花柱3,柱头头状,子房1室,具3棱。瘦果三角状卵形或三角形,先端渐尖,具3棱,棕褐色,光滑。花果期7~8月。 全国各地都有分布和栽培。本植物的茎叶(养麦秸),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采集】霜降前后种子成热时收割,打下种子,晒干。 【化学成分】瘦果中含水杨胺,4-羟基苯甲胺,N-水杨叉替水杨胺。 【性味】甘,凉。 ①《千金·食治》;味酸,微寒,无毒。 ②《嘉祐本草》:味甘,平寒,无毒。 ③《随息居饮食谱》:甘,温。 【归经】入脾、胃、大肠经。 ①《得配本草》:入足大阴、阳明经。 ②《本草求真》:入肠、胃。 ③《本草再新》:入脾、肺二经。 【功用主治】开胃宽肠,下气消积。治绞肠痧,肠胃积滞,慢性泄泻,噤口痢疾,赤游丹毒,痈疽发背,瘰疬,汤火灼伤。 ①孟诜:实肠胃,益气力,续精神,能炼五脏滓秽。 ②《纲目》:降气宽肠,磨积滞,消热肿风痛,除白浊白带,脾积泄泻。 ③《本草备要》:解酒积。 ④《安徽药材》:治淋病。 ⑤《中国药植图鉴》:可收敛冷汗。 【用法与用量】内服:入丸、散。外用:研末掺或调敷。 【宜忌】①《千金·食治》:荞麦食之难消,动大热风。 ②《本草图经》:荞麦不宜多食,亦能动风气,令人昏眩。 ③《品汇摘要》:不可与平胃散及矾同食。 ④《医林纂要》:荞,春后食之动寒气,发痼疾。 ⑤《得配本草》:脾胃虚寒者禁用。 【选方】①治绞肠痧痛:养麦面一撮。炒黄,水烹服。(《简便单方》) ②治禁口痢疾:荞麦面每服二钱。砂糖水调下。(《坦仙皆效方》) ③治男子白浊,女子赤白带下:荍麦炒焦为末,鸡子白和,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盐汤下,日三服。(《纲目》济生丹) ④治小儿油丹亦肿:荞麦面醋和敷之。(《兵部手集方》) ⑤治痘疹溃烂,脓汁淋漓,疼痛者:荞麦,磨取细面,痘疮破者,以此敷之;溃烂者,以此遍扑之。(《痘疹世医心法》荞麦粉) ⑥治汤火烧:荞麦面炒黄色,以井华水调敷。(《奇效良方》) ⑦治蛇盘瘰疬,围接项上:荞麦(炒,去壳)、海藻、白僵蚕(炒,去丝)等分。为末,白梅浸汤,取肉减半,和丸绿豆大。每服六、七十丸,食后临卧米饮下,日五服。其毒当从大便泄去。若与淡菜连服尤好,淡菜生于海藻上,亦治此也。忌豆腐、鸡、羊、酒、面。(《纲目》) ⑧治脚鸡眼:以荸荠汁同荞麦调敷脚鸡眼。三日,鸡眼疔即拔出。(《本草撮要》) ⑨治疮头黑凹:荞麦面煮食之,即发起。(《仁斋直指方》) ⑩治痈疽发背,一切肿毒:荍麦面、硫黄各二两。为末,井华水和作讲晒收。每用一饼,磨水敷之,痛则令不痛,不痛则令痛。(《仁斋直指方》) 【名家论述】①《纲目》:荞麦,最降气宽肠,故能炼肠胃滓滞,而治浊、带、泄痢腹痛上气之疾。气盛有湿热者宜之。若脾胃虚寒人食之,则大脱元气而落须眉,非所宜矣。孟诜云益气力者,殆未然也。按杨起《简便方》云,肚腹微微作痛,出即泻,泻亦不多,日夜数行者,用荞麦面一味作饭。连食三四次即愈。予壮年患此两月。瘦怯尤甚,用消食化气药,俱不效,一僧授此而愈,转用皆效,此可征其炼积滞之功矣。《普济》治小儿天吊及历节风方中,亦用之。 ②《本草求真》:荞麦,味甘性寒,能降气宽肠,消积去秽,凡白带、白浊、泄痢、痘疮溃烂、汤火灼伤、气盛湿热等症,是其所宜。且炒焦热水冲服,以治绞肠痧腹痛;醋调涂之,以治小儿丹毒赤肿亦妙;盖以味甘入肠,性寒泻热,气动而降,能使五脏滓滞,皆炼而去也。若使脾胃虚弱,不堪服食,食则令人头晕。 ③《随息居饮食谱》:荍麦,罗面煮食,开胃宽肠,益气力,御风寒,炼滓秽,磨积滞,与芦菔同食良。以性有微毒而发痼疾,芦菔能制之也。

 
 
免责声明: 如果本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本站未注明稿件来源:我爱网的图/文等稿件,均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的立场和观点,仅供参考。他人从本网转载需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更正或删除。

推荐知识
点击排行
本站暂时不做友情链接,请勿申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