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发布日期:2023-11-26 12:05:24    
茶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首先,茶叶消费需求趋于多元化一,消费者对于茶叶品类选择多元化。消费者不再单纯地购买一种茶类,而倾向于多样化的尝试。二,消费者对于茶叶购买动机多元化

茶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首先,茶叶消费需求趋于多元化

一,消费者对于茶叶品类选择多元化。消费者不再单纯地购买一种茶类,而倾向于多样化的尝试。

二,消费者对于茶叶购买动机多元化。随着茶叶发展的不断高级化、品牌化,消费者购买茶叶不仅仅是为了自己品饮,还有赠送于人作为礼物的功用。而平时作为接人待客的一种佳品,也能有效地提升自身的品位,营造一种高雅的氛围,这也成为消费者购买茶叶的动机之一。另外,对于那些拥有极高资本的藏茶家来说,藏茶自然是他们购进的首选。

三,而消费者对于茶食品、保健茶等茶叶相关消费需求也在多元化延伸。随着茶行业的不断发展,衍生出来的相关产品也在发展。而一些比较养生的、有利于健康的茶食品、保健茶也随之成为人们热衷消费的对象。随着这种趋势,也会反过来带动茶行业的不断发展壮大。

其次,茶叶消费者认知逐渐改变

现代生活水平正在不断地提高,对于茶叶的消费,消费者已经不仅仅满足于低层次的饮用需求了。

从“物质”到“精神”的消费变化逐渐明显,有一定消费能力的消费者在选购茶叶时越来越看重品质和品牌。相对应地,散装的、无品牌的茶叶市场份额正逐步缩小,消费者对茶叶从地域、品类的认识在逐渐过渡到对品牌的认识,更加注重包装档次、服务、店面风格、品牌管理等方面。这也促使茶行业不断进行新一轮的更新换代,经过一番番的大浪淘沙、优胜劣汰,从而筛选出更适合未来市场的经营者。

最关键的是,消费者结构升级

无论哪一个行业,都是要看其社会发展的大形势。大势兴则事业兴。中国茶产业的衰荣在于未来的消费者市场,茶业消费的升级换代也不可避免。未来中国茶产业不再是以“温饱型”消费为主的市场,而是转向“小康享受型”消费为主。而这,也意味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消费潜力。茶消费发展至今,其地位不断升级,从小农型经济逐渐向高层消费发展,这种行业品位的不断提升,必将成就更为广大的市场。

茶行业的发展前景

1、生产更加专业细分

从茶类来说,各茶类的品种对环境都会有一定的要求,茶叶生长的区域特征决定了茶产区的细分,如安溪产铁观音、武夷山产岩茶、云南产普洱茶。

从加工产品来说,传统茶叶、茶饮料、速溶茶、袋泡茶等都会更专业。

2、产品更加注重质量

日前中国茶叶最难解决的问题就是农药残留、重金属等有害物超标的问题。部分品牌被抽检出不合格。

随着人们对茶叶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一些消费者愿意出高价买好茶的前提下,茶叶会更加注重产品质量。国家质量监督部门管理检测一定会越来越严。

3、品牌更加强调信誉

中国茶叶品牌很多,但真正值得信赖的品牌还比较少。有些品牌靠广告推广来做大名气,没有死心踏地做品质,以质取胜。

这也是目前茶叶市场乱象之一。形成想找好茶的人找不到好茶,真正好茶又卖不出去的恶性循环。

4、营销更加趋于便捷

目前茶叶品牌可信度低,许多人都习惯品后再买。这就导致了,茶叶的销售务必走店铺营销的路子。随着电商的广泛使用,茶叶也挤入其中,但真正高档茶还是比较难销得动。因为没喝过,不敢花大价钱买高档茶。品牌与品质相匹配,是改变营销方式的根本。

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明确功能定位,科学规划布局

一是明确优先发展权。《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已获国务院审批,农业产业的规划布局也紧接着出台,但仍需不断完善,尤其是要突出规划的刚性和严肃性,防止过去几十年存在的随意性和波动性。

农业农村工作看似简单,实则错综复杂,需要多部门协调配合、齐抓共管,多领域互利合作、互联互通,各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充分认识乡村振兴战略的极端重要性,明确农业板块在全市整体板块中的地位作用,明确农业产业在全市经济社会均衡发展中的优先发展权,明晰市、区两级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对农业农村土地、环保、金融等问题的主导性权责,对涉及农业农村发展的事务要主动作为、加强协作,跨前一步。

二是找准功能定位。以最高标准、最好水平作为农业产业发展参照系,在研究对标伦敦、纽约、巴黎、东京等世界城市农业定位的基础上,结合上海卓越全球城市定位和农业发展实际,进一步明确上海农业农村的功能发展定位,主要发展“高精尖”和“名特优”特大型城市需要的绿色农产品。

三是科学规划布局。以农业“三区”划定成果为重点,以推进城乡深度融合发展为目标,对照2035年上海全球卓越城市建设规划,科学合理地抓好农业农村规划布局,优化种养结构和空间布局,并且吸取历史教训,使规划具有严肃性、延续性和稳定性。

农村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产业发展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一方面,农村的产业结构相对单一,以农业为主导,其他产业比重较低,这导致了农民收入水平难以提高;另一方面,农村人才短缺、劳动力流失,造成一部分农村劳动力失去了对于生计的保障因此,应采取措施,包括但不限于:鼓励和支持农村逐步发展多种产业,拓宽经济增长点;鼓励农村人才回流,积极引导他们参与农村建设;发展农村旅游业等,增加农村居民收入来源;扶持农村企业,加大对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投入

黄茶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黄茶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可能会面临一些问题,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问题及对策:

1. 产业标准不统一:黄茶的生产、加工和质量标准在不同地区和企业间存在差异,导致市场上出现质量参差不齐的产品。对策是加强标准制定和执行,建立统一的产业标准,并加强监督和检验,推动生产环节和产品质量的提升。

2. 品牌建设不足:黄茶产业缺乏知名度高、具有竞争力的品牌,市场推广和销售受限。对策是加大品牌建设力度,通过品牌推广、产品包装和营销活动等方式,提升黄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加市场份额。

3. 市场营销渠道不畅:黄茶的市场渗透度相对较低,营销渠道不畅,影响了产品的销售和推广。对策是拓展市场渠道,与电商平台、餐饮企业等合作,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增加产品的曝光度和销售渠道。

4. 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不足:黄茶产业需要加大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推动黄茶的品质提升和产品创新。同时,培养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加强技术交流和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

5.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黄茶产业需要关注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避免过度开采资源和环境污染。加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科学种植方式,推广有机种植和生态循环利用的方法,确保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以上仅是黄茶产业可能面临的一些问题和对策,具体情况还需要根据地区和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具体分析和解决。通过产业协会、政府部门和企业联合合作,共同推动黄茶产业的发展和提升。

油茶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油茶是中国南方地区的一种传统饮品,近年来随着健康饮食的兴起,油茶产业也逐渐得到了发展。目前,油茶产业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江西、贵州等地,其中福建省的油茶产业规模最大。

油茶产业的发展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产业规模逐渐扩大,油茶的种植面积和产量不断增加。

2. 油茶的加工技术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得到了保障。

3. 油茶的销售渠道不断拓展,产品销售范围逐渐扩大。

但是,油茶产业也存在一些问题:

1. 油茶品牌知名度不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较弱。

2. 油茶加工技术不够成熟,产品质量不稳定。

3. 油茶销售渠道单一,产品销售范围有限。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1. 加强油茶品牌建设,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2. 加强油茶加工技术研发,提高产品质量稳定性。

3. 拓展油茶销售渠道,开拓新的销售市场。

总之,油茶产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油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乡村产业发展存在突出问题及对策?

乡村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振兴内容之一。乡村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主导发展产业,是重中之重,也是必须要发展好,振兴好的。乡村产业发展目前还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一是村级没有一个比较完善完备的乡村产业发展规划;

二是乡村产业发展的科技人才比较匮乏;

三是乡村产业发展的机械化程度还不够高等。建议对策有,一是制定产业发展规划;

二是招聘引进高精尖农业方面的科技人才;

三是提高机械化投入力度等等。

2021年产业扶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产业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根基和关键举措,是促进贫困地区发展、增加贫困农户收入的有效途径,是扶贫开发的战略重点和主要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扶贫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自精准扶贫实施以来,各地始终把产业扶贫作为贫困村、贫困户脱贫的治本之策,不断创新产业扶贫思路和办法,积极发挥主体作用,激活内在动力,探索带动模式,找准脱贫路径,提高产业精准扶贫实效。但是,产业扶贫不是一蹴而就的,当前在一些贫困村实施产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产业扶贫项目定位不够准确。贫困村部分产业扶贫项目前期论证不严谨,地理、环境、气候、市场等诸多因素考虑不周,农业产业化链条短,加工流通转化层次低,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不高,难以形成规范化的产业链,经济收益不稳定。

(二)产业扶贫项目单一。扶贫产业主要集中于种植业、养殖业等较单一产业,消费替代性较强,市场竞争力不足,很大程度上依靠地方宣传和价格优势,难以抵御市场风险。一旦市场不景气,就会出现亏损经营,甚至无法缴纳土地租金,造成项目不能持续发展。

(三)产业扶贫发展不平衡。一些自然禀赋好、条件便利的贫困村发展产业具备先天优势,产业项目运营好,贫困户增收效果明显;而其它贫困村因自然条件差、产业发展受制因素多、贫困户增收渠道狭窄等原因,产业项目运营较难。部分贫困户有一定劳动力,产业扶贫带动较好;部分贫困户因病、因残、因老等原因丧失劳动能力,不能成为产业扶贫的受益者。

(四)产业扶贫利益联结机制不够健全。目前产业扶贫项目主要依托种植、养殖业落实项目,但县(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少,带贫益贫能力不强,同时,产业组织化程度低,新增市场主体扶贫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部分企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的社会责任感不强,主动参与社会扶贫的意愿不高。

(五)部分贫困户思想观念落后、内生动力不强。扶贫先扶志,只有通过贫困户自身努力,才能改变贫困现状。在产业扶贫过程中,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和产业项目发展需要,要动员广大贫困户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产业发展中。但是部分贫困户由于思想观念落后,注重眼前利益,缺乏长远思考,不能积极主动参与产业扶贫,缺失改变贫困现状机会。

(六)村组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技术人才匮乏。部分贫困村村组干部发展思维还停留在单纯的社会治理上,能力不强、办法不多,有的存在重政策补贴、轻产业发展的思想。在如何做大做强产业上缺乏积极性、主动性,一定程度降低了产业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和制约了产业扶贫项目的发展。同时,部分贫困村产业科技含量低,技术人才特别是创新人才、高技能人才匮乏,影响了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制约了扶贫产业的长效发展。

二、对策及建议

产业扶贫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面对存在的贫困户内生动力不足、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技术人才匮乏等问题,提出如下对策及建议。

(一)依托资源禀赋,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规划。要立足贫困村发展实际,充分利用本地和贫困村资源优势,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在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休闲观光农业、乡村旅游等方面下功夫,树立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理念,科学制定产业扶贫发展规划,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优势。

(二)强化科技支撑,培育特色品牌。要立足本地实际,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合作社、科技特派员、农机普及等工作,促进科技要素向贫困村集聚,提高农业产业科技含量。坚持“一村一品”“一村多品”的发展规划,精心谋划产业项目,坚持长短结合、以长补短,在发展好现有种植养殖业的基础上,优先选择发展适合多数贫困户的产业。因村制宜打造特色品牌,加大品牌宣传推介、市场衔接,逐步形成品牌效应,提高市场竞争力。走质量脱贫、绿色脱贫、品牌脱贫路子。

(三)优化产业结构,促进融合发展。聚焦重点产业,带动融合发展,创建一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村,形成多主体参与、多要素聚集、多业态发展、多模式推进的融合格局。通过产业引导、扩大招商等形式,就近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建立“种养业+加工业+销售业”“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和“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市场生产经营模式,形成产销一体化,发展休闲观光、旅游农业,支持贫困村发展农家乐和田园综合体,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助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四)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激活资源要素。要把贫困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东。引导乡贤能人及社会力量参与乡村建设,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职业农民队伍。选择经营效益好、带动能力强、诚实守信的新型经营主体,发挥他们适应市场、对接市场、抗风险能力强的优势,把基地建立在贫困村上,带领贫困户实现项目脱贫。采取流转贫困户土地入股、贫困户小额信贷资金入股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主体,推动贫困户直接就业,入股收益分红,形成利益联结机制。

(五)努力壮大集体经济。鼓励贫困村成立集体股份经营公司,探索聘请职业经理人机制。通过与社会资本合股发展特色种植养殖、农村电商、建设农产品加工流通场地等方式,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提高贫困村群众财产性收入。

(六)聚力破解发展难题,补齐基础短板。从政策、措施、市场等方面深入研究,指导贫困村破解发展难题。政府投资项目建设要多向贫困村倾斜,加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完善贫困村人才培育引进机制,为引进科技人才提供良好平台。积极开展技术创新服务,解决企业发展中的困难,帮助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进一步加大金融帮扶力度,加快扶贫小额信贷扩面增量,深化“扶贫保”保障层次,用活扶贫产业担保基金,解决贫困户、企业发展产业无资金的难题。

(七)树立先进典型,带动共同脱贫致富。鼓励贫困户自主产业发展,扭转贫困户发展扶贫产业思想消极、行动被动、反应迟钝等问题。区分不同情况,分类扶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集中力量优先扶持一批有强烈脱贫致富愿望和具备一定脱贫基础的贫困户,为其寻找“短、平、快”的增收产业项目,树立典型,带动其他贫困户尽快实现脱贫致富。

(八)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激发内生动力。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村民委员会、村集体经济组织“三位一体”的新型农村治理体系。选好用好村级带头人,发挥好基层党组织和“两个带头人”作用,帮助农民群众解决产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及时报道产业扶贫、产业脱贫的丰富实践和先进典型,引导贫困户转变观念,激发内生动力。广泛开展专业化技能培训,让农民群众掌握发展现代农业所需要相关知识和技能,提升自我发展能力。

外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外卖存在的问题其实就在于,在高峰期间,很多商家出菜的速度比较慢,然后送餐的小哥又非常的忙,没法,很快的送到,这就是外面的痛点,解决方案其实在于更高效的配送方式,比如说机器人配送,或者说,在高峰期间增加配送的费用,有更多的小葛去参加,或者是我觉得解决最好的方式就是自己在家做饭,就不用去点外卖了

我国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孩子"厌学"

 1、要进行正确的归因:明确孩子天生的厌学是不可能的。

家长应帮助孩子分析"厌学"的原因,可能是师生关系紧张,可能是同学关系紧张,也可能是学习上的障碍…等等,这些都有可能造成厌学情绪的产生。

2、家长给孩子过大的压力会造成孩子的恐惧与反感,这时应设置恰当的学习目标(低起点、小步骤、勤检测、快修正),压力要适中,提出合理的要求让孩子易于接受。

3、让孩子明确每天的学习任务,有规律地学习,同时有助于养成"自觉"的良好习惯。

4、家长应善于发现孩子学习上的点滴成就,并大加赞扬,树立孩子学习的信心。

二、孩子"经常撒谎"

1、首先家长要了解孩子"说话不真实"的原因,不要着急定性为"撒谎"。

孩子"撒谎"往往是为了逃避责任或希望获得本不应该得到的东西。

这时候应加强沟通,找出"撒谎"的原因(为某种目的而撒谎、对他人不信任而撒谎、为了想象而撒谎、因家长教唆而撒谎),另外还要分清是善意的谎言,还是是恶意的谎言。

2、家长本身应做诚实人,为孩子树立榜样,"身教"重于"言传"。

三、孩子"好动,坐不住"

 1、首先要明白,好动不是品质问题,更不是一种错误。应准确判断出"好动"、"多动"及"多动症"之间的区别。

2、弄清孩子什么时候好动,为什么而动?是本身注意力的问题,还是个人的兴趣问题。找准原因,好对症下药。

3、"有张有弛",让孩子学会放松与休息,养成一次只做一件事的"专心致志"的好习惯。

4、给孩子一定的责任,这在成长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

 四、孩子"上网成瘾"

 1、要明确表示允许孩子上网,不要消极反对,同时要了解孩子上网做什么?

2、要耐心引导,不要放任自流,要运用技术,屏蔽一些不良网站。

3、要控住时间,不要姑息迁就。

4、要先行约定,避免秋后算账。

5、要冷静施管,不要粗暴责难。

6、把信任当作一种约束,把约束当作一种关爱。

五、孩子早恋

 1、发现孩子"早恋"不要紧张,不张扬,冷处理,不要损伤孩子的自尊心,

2、家长要能够区分"早恋"与"欣赏异性"。欣赏异性是很正常的行为,不要轻易定性为"早恋"。

坦诚和孩子交流什么是"恋爱"?你喜欢她还是她喜欢你?你"爱"他(她)什么或者是"喜欢"她什么?鼓励孩子与更多优秀的同龄人交往,不要因为"一颗星而放弃满天的星星"。

3、分散孩子在情感上的注意力,引导孩子将精力放到学习上来。

六、孩子"偏激、倔强"

 1、当孩子顶撞你的时候,请你不要马上顶撞回去。

2、在有些情况下,给孩子选择的权力很重要,培养孩子善于分析与选择的权利,是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3、孩子"偏激",往往是因为孩子在认识上与大人有分歧,需要耐心的交流与引导。

 七、孩子"逆反,不听话"

 1、首先分析"孩子为什么要听你的话?你说的话对吗?你的说话方式是不是老生常谈?"

2、以你的行为作孩子的榜样,让您的孩子真正佩服您,认同您的教育内容。

3、逆反现象严重的孩子,不妨可以找个懂得心理学的朋友与其沟通。

八、孩子"害怕考试、考试怯场"

 1、学习成绩差的孩子害怕考试很正常,因为考试不能带来成就感;学习成绩好的孩子害怕考试,往往是心理压力过大,所以要引导孩子进行心理调节,认识"考试焦虑"现象。

2、考试只是对学习效果的一种检测,而并不是"一试定终生",考试能力是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九、孩子"经常说脏话、骂人"

 1、分析家长您自己有没有这种不良习惯,也对孩子的脏话进行分析,是对"事"还是对"人"?是何种类型:是国骂、还是恶意的。

2、让孩子对着镜子"骂自己",看看他自己的心理感受。

3、问孩子骂人能不能解决问题?想达到什么目的,指导孩子学会在气愤时冷静-分钟,以正确的途径去解决与他人的冲突与摩擦。

4、要求骂人的孩子自我检讨,当孩子骂人后,家长要给与一定批评。

十、单亲家庭教育孩子失衡

1、在孩子面前,离异的父母必须保持友好和善的关系,让孩子明白,你不是没有父亲或者母亲,而是我们一起生活的方式、方法和生活节奏不同。

2、多给孩子创造一些共同的教育的机会。

3、单亲家长不要因为工作忙而忽视与孩子之间的沟通。

4、家长更应该注意与学校、老师的沟通,保持密切的联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

十一、孩子"暴躁、爱发脾气"

1、明确孩子发脾气的原因。具体情况是怎么样的,如果发脾气能够缓解孩子压力,也是可以的。

2、家长要适当给孩子些帮助,不要让孩子真的急起来,应该把工作做到前头。

3、要顺应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的成长,逐步改变教育方法。

4、应尊重孩子的独立性,给他们一定的自主权利,与孩子谈话应平等商讨。

如果孩子脾气倔强,也要耐心教育,不要用命令、训斥的口气,粗暴和强制的方法更是错误的。

5、要做孩子的知心朋友,要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采取热情关怀的态度,亲切温和的语气,营造尊重、理解的氛围。

6、稳定孩子的情绪或者转移注意力。

农业保险存在问题及对策?

存在的问题

  (一)地方财政配套资金困难,拖期现象严重。按照现行规定,种植业财政补贴中央40%、省25%、县级15%;养殖业财政补贴中央50%、省10%、县20%。虽然地方财政补贴每年都能到位,但时间比较延后,拖期现象严重。如梨树县,财政补贴要求在6月份到位,但该县基本都在11~12月份到位,拖期将近半年之久,辖区其他县(市)也不同程度存在此类问题。原因是农业大县基本都是财政穷县,地方政府配套资金靠拆东墙补西墙完成。如梨树县2009年当年地方财政收入25700万元,农业保险财政配套资金600万元,占地方财政收入的2.3%,给县级财政形成了巨大压力。另外省级财政配套资金也极其困难。据调查,吉林省种植业保险财政补贴最大额度为二轮土地承保面积的70%,超过部分没有资金补贴,2011年已经出现退还农民自交保费的情况。

  (二)农民参保积极性不高,保险面不稳定。由于农民集生产者、投资者和经营者等职能于一身,几乎是农业风险的唯一承担者,20%的保费目前对收入不高,余款不多的农民来说也是一个不轻的负担。另外有的农民对保险缺乏正确的了解和认识,在被保险公司合理拒赔或没有达到自己认为应赔的数量后就对保险产生了不信任感。有的农民抱有严重的侥幸心里,认为不一定受灾,买保险是加重自身的经济负担,使保险面上下波动较大。如:四平辖区2007~2010年农作物保险分别为290.44万亩、582.99万亩、465.2万亩和686.1万亩,四年的波动幅度分别是增加292.55万亩,下降117.79万亩,增加220.9万亩。

  (三)查勘定损到户难度大,农户定损容易出现偏差。农业保险面对千家万户,土地零散经营,加上专业人员少和工作强度大,保险公司对于绝收的做到了查勘定损到户,对于大面积的灾害损失采取的是抽查查勘到村,不能普及到户,导致一部分农户定损出现偏差。

  (四)农业保险保障标准低,涵盖不了生产成本。从调查了解到,2007年制定的保险条款规定的保险金额已经涵盖不了农民的生产成本。以种植业的玉米为例,按照规定,予以保险的生产物化成本包括种子、化肥、农药、灌溉、机耕和地膜等生产成本,保险金额为3000元/公顷。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种植成本提高。据农民测算,每公顷玉米的生产成本为:底肥16袋,每袋150元,上肥2袋,每袋200元,计2800元;种子6000粒的10袋,每袋80元,计 800元;农药160元;机耕800元。总计4560元,与保险标的3000元相差1560元。

  (五)巨灾风险保障机制刚刚建立,无法承担巨大风险责任。吉林省对巨灾实行有条件的“封顶赔付”,即以全省为单位统算,出现赔款超过保费总额度的巨灾时,实行100%“封顶赔付”。如果局部出现巨灾,全省统算没有超赔,受灾区域属于哪个农业保险经办机构,就由哪个农业保险经办机构承担责任,包括超赔责任。当全省统算没有出现超赔时,按实际损失赔付。但这种机制虽然避免了超赔现象,但同时也破坏了政府和保险公司的信用,使农民对农业保险失去信心。

  (六)农业保险缺乏有效的法律保护,业务推广受限。目前我国还没有农业保险的专门法律和行政法规,农业保险是在各级领导小组的规定下进行的,缺少法律依据。另外农业保险一旦放开市场,多家保险公司无须竞争,会造成一些负面问题。

对策

   (一)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一是建立和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管理办法,中央提高对农业大省的财政补贴比例,尽量取消基层县市的财政补贴分担部分,加强财政补贴资金管理,确保资金足额、及时到位。二是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营主体减免所得税,允许税前从经营盈余中扣除一定比例的资金作为保险准备金,以增强其经营实力。三是建立巨灾风险基金。本着风险共担的原则,建立三级风险共担机制。保险公司保费收入除了用于当年赔款及相关费用,节余部分按一定比例提取作为风险基金,省级建立超赔风险基金,国家建立巨灾风险基金。

  (二)帮助农民减轻保险负担。一是政府部门帮助农民提高农业的专业化和规模化水平。二是在当前绝大多数农民还处于小规模经营的情况下,政府对农民提高保费补贴。要做到一方面补贴数额达到农民对农业保险有足够的购买力水平。另一方面补贴在使得农民买得起的前提下,还要让农民感觉到购买农业保险划得来,即在政府补贴后,农业生产的预期收益比其他非农收益足够高。三是通过整合国家支农资金,从粮食直补、农机补贴、良种补贴等国家对农民的各项补贴和民政救灾资金中整合一部分作为农民自筹保费,解决农民自筹保费收缴难的问题。

  (三)加快农业保险立法。用法律的形式明确农业保险的地位、作用和性质,政府在农业保险开展过程中应发挥职能和作用,保证农业保险体系的顺利建立和业务的协调运作,并以此提高农民的保险意识,使农民的利益得到切实的保障。

  (四)及时查勘,准确认定农业灾害损失。出现灾情,保险公司应及时查勘,安抚出险农户,做到出险及时,查勘认真,记录准确。另外鉴于农业保险涉及领域多、专业性强等特点,政府领导小组从农业、民政、气象等部门聘请专业人员组成相关险种定损协调小组,主要负责调解农户与保险公司有关定损方面的争议,并提出理赔建议,提高灾害定损的准确性与时效性。

 
 
免责声明: 如果本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本站未注明稿件来源:我爱网的图/文等稿件,均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的立场和观点,仅供参考。他人从本网转载需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更正或删除。

推荐知识
点击排行
本站暂时不做友情链接,请勿申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