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树 学名:Samanea saman (Jacq.) Merr. 科属:含羞草科雨树属 名称: 雨豆树 别名: 伊蓓树|雨树 “雨树” 拉丁名: Samanea saman Merr. 科名: 含羞草科 属名: 含羞草科 产地分布:热带美洲、西印度 生长习性:光照:中性植物。生育适温:22~31℃生长特性:生长快。耐热、耐旱、耐湿、耐瘠、易移植。 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达23米。胸径1.5米或更粗;树冠展开,顶端平。也为羽状复叶,小叶对生,有3-6对,顶生小叶形状不同于其他小叶偏大;羽叶与小叶茎部有枕状物,在夜晚或阴湿天气,就像含羞草一样使叶下垂。头状花序;花冠长约1.5cm,黄色;雄蕊多数,粉红色至红色,长约4cm。荚果直,长15-20cm,成熟后不开裂。花期2次,分春冬两季开花。 景观用途:行道树、庭园美化。春天开花,花浅黄色。树冠很大,可达15米,树形优美,非常适合南台湾燠热的气候。有了雨豆树,再炙毒的阳光也不用惧怕,是很好的遮荫树。 所谓“雨树”指的是生长在古墓坟头的一棵大树,最令人惊奇的是这种树可以在晴天自动“下雨”。虞允文墓地的这棵大树,当地人把它叫做棉丝树,这是一种乔木,长得高大挺拔,学名滇朴,在中国南方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树种。而这种树的叶子,通常为卵形、卵状椭圆形或带菱形,并不是碗状的,也无法把水包起来。最重要的,这棵大树在“下雨”时还没有发出新叶,整个树干光秃秃的,不会是因为树叶积存水分而出现滴水的情况。 2009年2月,这处古迹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这棵大树居然在大晴天自动落下水滴,这个现象被当地人广为传播,一时间引得四面八方的人都来观看,每天聚集在墓地的有一万多人。来看过的人一致认为,这是大树在“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