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安全稳健发展很大程度取决于银行业工作者的定力。在当前国际国内纷繁复杂多变的大环境下,银行业尤其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善于保持平衡,表现出“定力”:
一是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与管控金融风险的平衡。支持实体经济就难免有相应的风险暴露,因此必须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同时管控金融风险,否则就不可持续。相应风险管控得越好,就能更好更多地支持实体经济。如果只支持不管控相应风险,就必然失去平衡而不可持续。反过来说,如果过度强调风险管控而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上不作为,也会失去平衡而不可持续。如何把握两者之间的平衡,是科学,也是技巧。从某种意义讲,在支持实体经济与管控金融风险之间寻求平衡,是银行家专业技能的集中体现,也是银行家定力的重要体现。
二是金融普惠与重点支持的平衡。金融普惠意味着要支持弱势群体、支持小微企业,但同时也要有条件、有选择、有放弃、有重点。毫无疑问要积极支持弱势群体、支持小微企业、但不是无条件、无选择、无重点,而是要像农民庄稼一样,到一定阶段进行“间苗”,即拔去明显无希望多余之苗,留下少几有望茁壮之苗,以确保其有足够营养茁壮成长。银行业金融支持,既要讲求金融普惠,也要注重重点支持,银行家也要在这方面表现出定力来。
三是社会责任与商业责任的平衡。我们前不久刚刚发布了《中国银行业社会责任报告》,提倡银行业要比非银行业企业尽更大社会责任,要最大限度地尽社会责任,与社会共生共荣。这是因为银行牌照是特许的,即使完全私有的银行也具有公共性。不承担应有社会责任的银行,是社会所不容的,是难以立足社会的。最近,我们正在调研国外银行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的做法和规定,例如利润的多少比例必须捐赠公益慈善事业等,我们也想在这方面搞一个自律要求。欧美银行业能够做到,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的银行业更应该做到。但银行业金融机构必须首先承担履行好商业责任,包括对存款人、客户、股东等在责任,这是前提。如果商业责任没有承担履行好,就很难承担履行好社会责任,一两次承担履行了,也难以为继。比如,一家银行不能自负盈亏,甚至不能确保存款人资金安全,还捐赠公益慈善事业,那不是伪善吗?因此,做银行必须在社会责任与商业责任之间寻求平衡,表现出定力。
四是资产负债业务与中间业务的平衡。银行业战略转型意味着资产负债业务占比越来越小,中间业务占比将越来越大。目前,中国银行业的中间业务占比大约是20%,而国际上很多商业银行的这一比例已达50%,中间业务占比逐年增长将是一个趋势。中间业务是社会需要的金融服务,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比如理财、外汇支付、结算、银行卡、电子银行业务等,都是能够增加社会福利的中间业务。但发展中间业务不是丢弃资产负债业务,两者之间也要有一个平衡。
五是传统业务与创新业务之间的平衡。对于银行来讲,无论是资产负债业务还是中间业务都包含传统业务和创新业务。例如,越来越多的银行开展了诸如“供应链金融”等创新的资产负债业务,在金融脱媒的环境下,不但留住了大客户,更拉动了负债业务增长,有效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等问题,提升核心竞争力。此外,商业银行开办的中间业务种类也由过去的主要集中在结算、代理、银行卡、担保承诺、资产托管、电子银行等品种发展到贸易融资、投资理财及其他综合化经营业务上。因此,如何把握传统业务与创新业务之间的平衡,也需要一定的定力。
六是竞争与合规及合作之间的平衡。目前,3800余家银行业金融机构,集中度或市场结构与国外许多经济体差不多,属于垄断竞争格局,但由于同质化,竞争其实异常激烈。竞争是一切进步的动因,当然也是银行业进步的动因。但若搞无序化不当竞争、恶性竞争,就会乱套,就会几败俱伤,甚至伤及社会。因此,竞争必须合规。同时,银行业金融机构之间,并非只竞争不合作,比如银团贷款,不仅于银行业金融机构而且于客户都是必要的合作。所以,做银行还必须把握好竞争与合规及合作之间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