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是指什么?
植物,汉字词语,拼音为zhí wù,是构成植物界为数众多的任何有机体,其典型的特征有:无自身移动性的运动能力,不具有迅速运动反应力;缺乏明显的神经和感觉器官(虽然具有特别的刺激反应的指示感应);具有纤维素构成的细胞壁;有一个特有的营养系统,即通过叶绿体的光合作用合成碳水化合物,而无需直接吸收有机营养物质和表现出有性与无性世代交替的明显趋向。
扦插植物什么季节扦插好?
植物扦插一般是在春季进行的,也可以选择在秋季扦插。准确来说,温度适合的话一年四季都是可以扦插繁殖的,不过春秋繁殖成活率是很高的。但如果说是在露天扦插,就应该避开高温和低温天气了。为了能让扦插的枝条成活更高,使用的枝条要健壮,上面也不能有病虫的侵害。
什么植物不能扦插?
薄叶片的多肉植物不能扦插。番杏科的多肉植物也不容易扦插。
如何扦插植物?
1、插穗剪成10厘米至15厘米长,留2至3片叶子,以减少水分散失。
2、插穗下端留3厘米至5厘米剪成斜口。将剪好的插穗的基部3厘米至5厘米浸入生根溶液中(2.5克兑水2千克,慢浸2至3小时,快浸兑水0.2千克,浸15至30秒)或浸入强力生根剂(每袋5克兑水0.5公斤,浸基部16至20小时),浸泡后取出插入基质3厘米至5厘米。
3、过浅容易倒伏,过深易霉烂,然后用手指压实。每小盆应扦插一苗,扦插完毕浇透水直到盆底有水流出为止。
4、用塑料袋将整个插条套住,保持100%的湿度,置于阴凉处,避免阳光直射。
5、扦插后4天左右浇一次透水,在北方,每次浇水时滴几滴盐酸或滴几滴食用醋,保持pH5.8左右,扦插苗易成活。基质湿度大时,不浇水,但应保持基质湿润,环境相对湿度80%左右。浇水少,扦插苗旱死,浇水过多,会引起伤口组织霉烂。
植物扦插技巧?
.
首先选取一段健康的植物枝条,长度大约在20公分左右,并且上面要带有一些芽点。
2.
其次准备好一个扦插土质,具有一定的透气性比较好。
3.
最后将枝条插进去,补给一些水分,待植株枝条生根以后,就可以进行移栽了。
植物分化程度是指什么?
植物分化程度是指植物细胞、组织和器官在形态结构、内部代谢和生理功能方面发生的变化。是反映不同细胞、组织和器官间区别的质的变化。
细胞停止伸长,细胞壁发生不同程度增厚,细胞内部结构也发生变化,形成在形态和机能上不同的细胞,这个过程叫分化。
由于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形成各种组织,多种组织构成器官,所以我们说,细胞生长是植物生长的基础。
植物五君子是指什么?
植物五君子是:竹、兰、菊、梅、茶。
自古以来,竹、兰、菊、梅被文人墨客称为“四君子”,赋予了深厚的民族文化精神,成为人格品德的象征。
茶文化起源于生活,又归于生活,糅合了儒、释、道家诸派思想于一体,随着时代的发展融入中华文化的各个阶段。中国多少贤达雅士赞赏于茶之精神内涵,在茶香中提升自我,丰富精神家园。时至今日,茶也就自然而然地进入“五君子”之列了!
沙漠骆驼是指什么植物?
多肉植物(succulent plant)是指植物的根、茎、叶三种营养器官中叶是肥厚多汁并且具备储藏大量水分功能的植物,也称“多浆植物”。
其至少具有一种肉质组织这种组织是一种活组织,除其它功能外,它能储藏可利用的水,在土壤含水状况恶化、植物根系不能再从土壤中吸收和提供必要的水分时,它能使植物暂时脱离外界水分供应而独立生存。据粗略统计,全世界共有多肉植物一万余种,在分类上隶属100余科,多肉还能净化空气。
植物熊猫是指什么树?
植物熊猫指的是银杉树,它是三百万年前第四纪冰川后残留下来至今的植物,是中国特有的世界珍稀物种,和水杉、银杏一起被誉为植物界的“国宝”,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银杉是松科的常绿乔木,主干高大通直,挺拔秀丽,枝叶茂密。银杉雌雄同株,雄球花通常单生于2年生枝叶腋;雌球花单生于当年生枝叶腋。球果两年成熟,呈卵圆形。
银杉是松科的常绿乔木,主干高大通直,挺拔秀丽,枝叶茂密,为中国特产的稀有树种。它生于海拔940~1870米地带的局部山区,如阔叶林中和山脊地带等。分布于中国广西、湖南、重庆、湖北、贵州等等。银杉生长需要一定光照,但林中银杉一般几株至20株,有的仅1株,容易被生长快的阔叶树所荫蔽,导致幼苗、幼树的死亡和影响林木的生长发育,若不采取保护措施,将会被生长较快的阔叶树种更替而陷入灭绝的危险。
植物生活因子是指什么?
作物的生长发育及产品器官的形成,一方面取决于植物本身的遗传特性,另一方面取决于外界环境(也称为作物的生长因素或者生活因子)。
主要的生长因素包括:温度(空气温度及土壤温度)、光照(光的组成、光照度、光周期)、水分(空气湿度和土壤湿度)、土壤(土壤肥力、化学组成、物理性质及土壤溶液等)、空气(大气及土壤中空气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及有毒气体含量等)。
环境是由诸种因子组成的复合体,生态因子综合作用是环境中各种生态因子彼此联系、互相促进、互相制约作用的总体。生态因子不是孤立存在的,任何一个生态单因子的变化,必将引起其他因子不同程度的变化及其反作用。如光和温度的关系密不可分;温度的变化不仅影响空气的温度和湿度,同时也会影响土壤的温度、湿度的变化。
作物在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往往需要不同的生态因子或生态因子的不同强度。就农作物而言,除了设施农业外,温度主要受气候影响,调整幅度较小,而且调节措施多与水分相关;同样光照和空气,除了设施栽培的补光和通气措施外,相对稳定且人为调节难度较大;但是水分和土壤(尤其是土壤肥力)相对容易调整,甚至灌溉和施肥时间、量以及方式直接决定着土壤中的水肥含量。
另外,根据李比希的“最小因子定律”制约作物生长发育及产品器官形成的因素往往是水分和养分,而作物生长的五大要素中只有水和土壤养分是可以通过相对简单的农艺措施改变的。
因此,进行作物水肥管理意义及其重要,水肥一体化技术将灌溉技术和施肥技术融为一体,实现了水肥同步,根据作物的需水、需肥规律适时、适量地持续供应其生长所需的水分和养分,有效的提高了水肥的效率,解决了作物生长中水分和养分限制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