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川贝母是种子还是根?
种子,川贝母种子具有后成熟特性,保持一定湿度和温度在5~25℃,胚胎继续分化。
播种出苗的第一年,植株纤细,仅1匹叶;叶大如针,称针叶。第2年具单叶1-3片,叶面展开,称飘带叶。第3年抽茎不开花,称树兜子。第4年抽茎开花,花期称灯笼,果期称果实为八卦锤。在幼苗期即开始生长鳞茎,仅米粒大,以后每年随植株发育而增大。川贝母植株年生长期约90~120天。
二、川贝植物是什么样子的图片
川贝植物如下图:
多年生草本,高15~25厘米。多年生草本,高15~25cm。鳞茎球形或圆锥形。茎直立,无毛,绿色或暗紫色。叶除最下部为对生外,均为互生或近于对生,无柄;叶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3.6~6.5cm,宽3~7mm,先端急尖。
花单生于茎顶;深紫色,略有黄褐色小方格,有叶状苞片1,花被片6,长2.5~2.7cm,外轮3片近长圆形,宽6~9mm,内轮3片倒卵状长圆形,宽10~13mm,蜜腺窝不很明显;雄蕊6,花药近基着,花丝有时密被小乳突;柱头3裂,裂片外展,长0.5~1(~1.5)mm。
蒴果长圆形,具6棱,棱上有宽约1mm的窄翅。花期6月,果期8月。
扩展资料
夏、秋二季或积雪融化后采挖。除去须根、粗皮及泥沙,洗净,晒干或低温干燥。
川贝母商品主要来源于野生资源。新中国成立后,列为国家计划管理品种。由中国药材公司统一管理,1985年改为国家指导性计划品种,以后则由市场调节产销。为了适应医疗和市场需要,在利用野生资源的同时,进行了野生变家种的研究,但尚未形成大规模的生产能力。市场供应比较紧缺,属于不能满足需求的品种。
20世纪50年代中期,由于川贝母野生资源较多,收购增长较快,这个时期是供大于求。60年代初期,受三年自然灾害的影响,收购与销售均有所下降。
60年代中期,随着农、副业生产的恢复及发展,川贝的购、销迅速增长,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年产30多万千克、销30万千克)。70年代至80年代,资源缺少的问题就较为明显,收购与销售均有较大幅度下降。
据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统计,川贝母野生蕴藏量约100万公斤,多分布在人口稀少、交通不便的边远山区,采挖困难,加之家种区域性强,生产规模小,所以短期内还不能满足市场需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川贝
三、怎么培育川贝母的种子?
种子培育与处理。川贝母以种子繁殖为主。播种种子优点是繁殖系数大,产苗多、发展面积快。播种后第四年收获。
6~7月采挖贝母时,选直径1厘米以上、无病、无损伤鳞茎作种。鳞茎按大、中、小分别栽种,做到边挖边栽。每667米2用鳞茎100千克。也可穴栽,栽后第2年起,每年3月出苗前,喷镇草宁;4月上旬出苗后,及时拔除杂草,并施稀人畜粪水。4月下旬至5月上旬,再施1次追肥。7~8月,待果实饱满膨胀,果壳黄褐色或褐色,种子已干浆时剪下果实,趁鲜脱粒或带果壳进行后熟处理。
2.种子后熟处理。带壳的种子,用过筛的细腐殖土含水量低于10%,一层果实一层土,装入透气木箱内,放阴凉潮湿处。脱粒的种子,按1∶4种子∶腐殖土混合,储藏于室内或透气的木箱内。储藏期间,保持土壤湿润、果皮种皮膨胀。约40天,胚长度可超过种子纵轴的2/3;胚先端呈细弯曲形。种子完成胚形态后熟后即可播种。
四、浙贝母种子的形态是怎样的?
浙贝母的种子形态:浙贝母为虫媒的异花授粉植物,种或品种内传粉一般不结实,果实为蒴果,扁球形,有宽翅,种子扁平,为不正卵圆形,浅棕色,外种皮海绵质,边缘有膜翅。胚乳丰富,角质,种子千粒约重3.5克,据10个果实的种子粒数统计,平均饱满率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