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疫”是怎么回事?如何治疗?
葡萄疫是一种超敏反应性毛细血管和细小血管炎。因感受外邪,皮疹色若葡萄而得名。中医文献中又名“紫斑”、“紫癜”、“斑毒”。本病的特点是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好发于下肢,可累及关节、消化道和肾脏。本病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男性多于女性。《外科正宗·葡萄疫》记载:“葡萄疫,其患多生小儿,感受四时不正之气,郁于皮肤不散。结成大小青紫斑点,色若葡萄。”本病相当于西医的过敏性紫癜。
本病好发于3-10岁儿童及青少年,初起常出现皮肤及粘膜紫瘢,发病前可有上呼吸道感染、低热、全身不适、食欲不振的鞥前驱症状。偶有以腹痛或关节痛为主要表现,最早的皮肤表现为小儿散在的红色、稍隆起、有浸润感的瘀点或瘀斑。好发于四肢伸侧及臀部,尤以小腿伸侧较多,重者延及躯干,多对称或成批出现。紫瘢可融成大片瘀斑,往往3-4周逐渐变黄褐色而消退,但可反复发生,皮疹微痛痒,可发生丘疹、风团、水疱等多形性皮损。部分患者可出现脐周及下腹部绞痛,伴有恶心、呕吐、便血或肠套叠,甚至肠穿孔,称为腹型紫瘢。约有50%病例发生肾脏损害,表现为蛋白尿、血尿或管型尿,一般恢复较快。欧游发展成慢性肾炎,甚至肾功能衰竭,以肾脏增装为主者称为肾柱紫瘢。关节痛失常见的症状,表现为发热、关节痛或肿胀,多见于膝、踝、肘、腕及手指关节,尤以膝、踝关节常见,称为关节型紫瘢。本病病程长短不一,可数日或一二年,常复发,一般预后良好。
血热发斑证
证候:起犒突然,瘀点瘀斑色鲜,稍高出应面,有时融合成片,甚至发生血疱;可伴疲乏、身热,口干、咽痛.亦可有关节疼痛或腹痛、血尿;舌质红,苔薄黄,脉滑数或弦数。
治法:清热凉血散瘀。
方药:犀角地黄汤合凉血五根汤加减。咽喉疼痛加北豆根、锦灯笼、元参;关节痛加稀莶草、络石藤、汉防己;血尿加小蓟、蒲黄炭、藕节。高热加生石膏。
湿热血瘀证
证候:紫癜以下肢为重,间见黑紫血疱;常伴有足踝肿胀,关节疼痛,屈伸不利.四肢沉重;或伴有腹胀微痛,纳呆,恶心呕吐,甚则剧烈腹痛,便血或黑便;口干不欲饮、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祛湿,疏风通结。
方药:宣痹汤合凉血五根汤加减。关节疼痛酌加木瓜、秦艽、桑枝、忍冬藤;血尿酌加白茅根、生地炭;腹痛剧烈加白芍、生甘草、五灵脂、木香。
脾虚失摄证
证候:病程较久,常反复发作,紫癜色晴,面色萎黄,倦怠无力;舌淡或有齿痕,苔白,脉细弱或沉缓。
治法:健脾益气,养血摄血。
方药:归脾汤加减。可加蒲黄、地榆炭、阿胶等。便血加生地榆、生槐花、三七粉;血尿加小蓟、白茅根、旱莲草;气虚甚者合补中益气汤。
阴虚火旺证
证候:瘀点紫红,色不鲜明,分布稀疏,反复发作;伴形体消瘦,五心烦热,颧红盗汗,唇绛几千,或兼见便血、血尿诸症;舌红少苔或光剥,脉细数。
治法:滋阴阵火,凉血散瘀。
方药:知柏地黄汤合犀角地黄汤加减。可加旱莲草、蒲黄拌炒阿胶珠等。血尿者,加大蓟、小蓟、白茅根;出血日久,瘀斑血肿久不消退者加丹参、三七粉;五心烦热、面色潮红者加龟板、鳖甲、知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