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皮松苗木耐寒性是指苗木或苗木组织处于冰冻以下的温度条件下保持活力或不受伤害的能力。抗寒能力的强弱常以致死温度值来表示,例如LT50,是说明使一组白皮松苗木中50%的苗木死亡的最低温度。
在造林生产实践中,如将白皮松苗木栽植在那些温度低于苗木耐寒能力以下的立地上,苗木死亡率很高。有时苗木即使不整株死亡,但其顶梢每年都受冻害,这样的树永远不可能成材。
因此,耐寒性是影响苗木造林成活和成林的一个重要方面,应将其作为评价苗木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苗木耐寒性在生长期最弱,这时如温度低于零度,苗木一般会受到冻害,在秋季,随着光照、温度、水分等因子的变化,苗木的耐寒性迅速增强,在隆冬时达列最强。了解了白皮松苗木耐寒性变化规律,准确判断苗木所达到的耐寒能力水平,对确定适宜的起苗时间有重要意义,并可为春秋苗木的防寒提供依据,为造林苗木提供耐寒性指标。
白皮松苗木耐寒性测定一般有两个步骤,第一步是将苗木置于温度为零下的冷冻环境中,第二步是对低温产生的效果进行评定。
一、冷冻处理简单地说,冷冻处理主要由以下步骤组成:
1、在一批苗木中随机抽取—定数量的样本苗木。
2、将样苗放入低温冷冻室;
3、按一定降温速度降低温度至所要求的温度;
4、保持这一温度一段时间;
5、按一定升温速度回到起始温度。按此步骤,给予不同梯度的低温处理,就可找到苗木所能忍耐的最低温度,即苗木致死温度。
白皮松在冷冻处理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样本要有代表性,要根据树种、苗木类型而定,一般样本数量为20—40株苗木。
2、所用的冷冻室要有温度监测装置,降温速度为5℃/h,或2—6℃/h,降温速度过快会加重受害程度。
3、达到预定温度以后,所保持该温度的时间不能过长,一般2h或1—3h。
4、升温速度可比降温速度快,可达20℃/h。5、要保证冷冻室内各部位的温度一致,因此在正式测定以前,应对冷冻室内的温度分布情况进行测定。
6、试验材料只能用一次,因为重复冷冻会造成更严重的伤害,影响试验结果。7、测定样本可以是整株白皮松苗木,也可以是苗木的某一部分,如果用整株苗木,应注意用保温材料保护好苗木根系,因为根系比苗茎更容易受冻害。
二、受冻程度评价最可靠的评价方法是将受冷冻处理的白皮松苗木栽植在温室或人工气候室内,过几周后观察其受害程度。Men-zies和Holden(1981)提出评价北美黄杉、辐射松等树种苗木受冷冻处理后的评价标准有一定参考价值。
除以上的评价方法外还可以采用如白皮松苗木导电能力、苗木组织外渗液电导率等方法。 水分是苗木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在木本植物中水分至少占鲜重的50%以上。白皮松苗木生命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体内水分状况,可以说白皮松苗木体内生理活动只有水分参与的情况下才能正常进行。
大量研究和生产实践证明,造林后苗木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苗木水分失调。所以将水分状况作为苗木质量的生理指标自然成为人们的愿望。 研究白皮松苗木水分状况在苗木生命力中的作用,首先是从苗木含水量开始的。 相对含水量和水分亏缺比单纯的含水量提高了一步,能较为敏感地反映植物水分状况的改变,在一定理度上反映了植物组织水分亏缺程度。
但是相对含水量和水分亏缺作为白皮松苗木水分状况的指标也有缺陷,当植物组织在轻度失水时,相对含水量的变化没有水势那么敏感,但相对含水量微小的变化却会导致水势明显改变,因而对植物生理功能的影响很大。此外,无论是鲜重还是干重为基础的含水量,由于其影响因素较多,均不能准确反映植物水分状况。如在测定针叶树苗木的叶时,有时很难确定其是否达到完全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