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茎像人参,什么植物?

   发布日期:2024-03-30 04:58:11    
根茎像人参,什么植物?根是竹节参。植株的根茎很像“人参”,在每年都可以开出暗紫色的花朵,被称为“竹节参”。竹节参,这种根茎像人参的植物,它的名称就是竹节参,是多年生的草本植物

根茎像人参,什么植物?

根是竹节参。

植株的根茎很像“人参”,在每年都可以开出暗紫色的花朵,被称为“竹节参”。

竹节参,这种根茎像人参的植物,它的名称就是竹节参,是多年生的草本植物,也是五加科、人参属的一种植物,据《纲目拾遗》记载,植株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所以花友们在山坡下、山沟里、山谷下发现到这种植物,那就要珍惜了。它还有一些特别的别称,比如竹根七、竹节人参、竹鞭三七、罗汉三七、竹节七、竹七等,都是竹节参的别称。

这种草药叫什么名字呢?

长命菜,又名富贵菜,菊科三七草属,原产于南非,为宿根多年生长常绿直立草本植物,株高30-80cm,叶卵圆形,茎多,少肉质,分枝能力强,适宜于多次采收嫩茎叶,茎部具有很强的不定根形成能力,扦插容易成活。长命菜主要食用嫩茎叶,可炒食,做汤。炒食先用沸水焯后加蒜蓉再炒,也可凉拌,味道清爽鲜美。国内外医学专家研究结果表明:长命菜是一种神奇的保健蔬菜,其茎叶中含有大量的藻胶素,甘露醇,维生素B,磺,钾及多种氨基酸等营养元素,因而具有极强的降血压,降血脂,抑制糖尿病的奇特功效,室内摆放还能起到杀菌净化空气的效果。特别是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长期食用,天然抗病又可益寿延年。

十大仙草排名?

1.石斛

石斛的外形看起来非常的娇小可爱,淡黄绿色的茎呈直立状,有时带淡紫红色斑点。花瓣是圆形的,花期大概长五个月。从《神农本草经》中就已经开始记载石斛了,它不仅可以起到抗衰老、降三高的作用,经常食用还可以达到非常好的养生效果。

2.天山雪莲

天山雪莲全身都是宝,它的根茎叶都富含大量的生物碱、黄酮类、多糖及还原性物质,花蕊还有大量的微量元素。在古文中记载天子想要长生不老药,王母取了一多天山雪莲相赠。事实上天山雪莲肯定是不能让人长生不老的,但食用起来还是有着非常强大的滋补作用,是一种非常珍贵的植物。

3.人参

人参是大家所熟知的滋补性食物,也是东北三宝之一。人参的种类有非常多,有园参、山参、红参等,红参在韩国是非常著名的保健食物。人参自古以来就是对人体非常有益的植物,可以强身健体,美容养颜。

4.首乌

首乌的药用功效是人人皆知,首乌补益肝肾、益精血、壮筋骨。其性微温,味苦、甘、涩。首乌可改善老年人的衰老征象,如白发、齿落、老年斑等,能促进人体免疫力的提高,抑制能让人衰老的“脂褐素”在身体器官内的沉积。

5.茯苓

茯苓是一种多孔菌科真菌植物,主要寄生在松树的根上,是一种食用、药用的真菌,茯苓能宁心安神、去毒抗癌、增强免疫力等多种功效。还可以用来泡酒,炖鸡等。

6.灵芝

灵芝自古以来就被称为是吉祥、富贵。长寿的象征,是一种菌类植物,做成盆景有着很高的观赏价值。它的药用作用是:保肝解毒、改善心血管系统、美容护肤、抗肿瘤、抗衰老、提高自身免疫力等。

7.珍珠

珍珠是由贝类动物体内生成的一种有机宝石,珍珠是一种唯一不用加工就自然生成并带有神奇生命力的珍宝,具有安神定惊、明目去翳、解毒生肌、延缓衰老、祛斑美白、补充钙质、提高人体免疫力等都具有显著的作用。

8.冬虫夏草

冬虫夏草是由草菌实体和僵虫菌核而形成的一种真菌复合体,既可药用又可食用,药用具有抗肿瘤、抗疲劳、美容、调节免疫、提高身体抗病能力、抗病毒等多种功效,是著名的滋补强壮药。

9.苁蓉

苁蓉,又名大芸,主产于内蒙阿拉善地区。中医称其为地精或金笋,是极其名贵的中药材,素有“沙漠人参”之美誉,它甘而性温,咸而质润,具有补阳不燥,温通肾阳补肾虚;补阴不腻,润肠通腹治便秘的特点。

10.仙草

最后一位便是仙草啦!人们平常吃的烧仙草、凉粉都是由仙草制成。这是一种一年生草本宿根植物,生于水沟边及干沙地草丛中。经过水煮后会产生一种胶质,晾凉后十分爽口。

名字带天的花?

天星草,木天蓼,天蓬草、天仙藤、天葵子、天竺黄、天仙花、天葵花、天竺花、天山雪莲、天堂鸟、满天星

天堂花(Solanum wendlandii),是茄科、茄属 植物,分布于非洲南部,美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菲律宾,中国等地。

不同于热情似火的玫瑰,满天星的花语是“配角“。它代表不张扬的爱。满天星在如今的花束制作中非常常见。在以前,满天星更多是作为主花的衬托,既凸显了主花的韵味,又体现了自身高雅清秀的气质。不过现在,一整束的满天星在花艺市场上也不少见。它的价值早已不局限于当一种重要的陪衬花材。

植物的根很像人参,叫什么?

叫桔梗,具体如下:

桔梗是一种著名中草药,根茎长得像人参,根长圆柱形、圆锥形或纺锤形,粗壮,肉质,呈胡萝卜状,少分枝,表皮黄褐色或灰黄色。是一种多年生宿根植物。

蒲公英属有哪些种可食?

总之,蒲公英是有药性的,可以吃的。

附录:

蒲公英

学名:Taraxacum officnala

英文名:Dandelion

拼音:Pu gong ying

拉丁名:Herba Taraxaci

科别:菊科 Compositae

别名:蒲公草、食用蒲公英、尿床草、西洋蒲公英,凫公英(《千金方》)、蒲公草、耩褥草(《唐本草》)、仆公英(《千金翼方》)仆公罂 (《本草图经》)、地丁(《本草衍义》)、金簪草(《士宿本草》)、孛孛丁菜、黄花苗、黄花郎(《救荒本草》)、鹁鸪英(《庚辛玉册》)、婆婆丁(《滇南本草》)、白鼓丁(《野菜谱》)、黄花地丁、蒲公丁、真痰草、狗乳草(《纲目》)、奶汁草(《本经逢原》)、残飞坠(《生草药性备要》)、黄狗头(《植物名实图考》)、卜地蜈蚣、鬼灯笼(《草木便方》)、羊奶奶草(《本草正义》)、双英卜地(《贵>>民间方药集》)、黄花草、古古丁(《江苏植药志》)、茅萝卜(《四川中药志》)、黄花三七(《杭州药植志》)

花期-3~8月

使用部位-花、叶、茎、根

介绍

蒲公英又称尿床草,对于利尿可是有非常好的效果,它具有丰富的维生素A和C及矿物质,对消化不良、便秘都有改善的作用,另外叶子还有改善湿疹、舒缓皮肤炎、关节不适的净血功效,根则具有消炎作用,可以治疗胆结石、风湿,不过在没有专业医师指导下还是不要擅自使用为佳,花朵煎成药汁可以去除去雀斑,可说是非常有用的一种香药草,新鲜蒲公英要选择叶片干净、略带香气者,干燥蒲公英则选颜色灰绿、无杂质、干燥者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10~25cm,含白色乳汁。根深长,单一或分枝,外皮黄棕色。叶根生,排成莲座状,狭倒披针形,大头羽裂或羽裂,裂片三角形,全缘或有数齿,先端稍钝或尖,基部渐狭成柄,无毛蔌有蛛丝状细软毛。花茎比叶短或等长,结果时伸长,上部密被白色珠丝状毛。头状花序单一,顶生,长约3.5cm;总苞片草质,绿色,部分淡红色或紫红色,先端有或无小角,有白色珠丝状毛;舌状花鲜黄色,先端平截,5齿裂,两性。瘦果倒披针形,土黄色或黄棕色,有纵棱及横瘤,中产以上的横瘤有刺状突起,先端有喙,顶生白色冠毛。花期早春及晚秋。生于路旁、田野、山坡。产于全国各地。

药材

皱缩卷曲的团块,根圆柱形,多弯曲长3-7cm,棕褐色,根头部有茸毛,叶破碎,完整叶片为倒披针形,暗灰绿色或绿褐色,边缘浅裂或具有羽状缺刻,基部下延成柄状,下表面主脉明显,花葶1至数条,头状花序顶生,黄褐色或淡黄白色,有的可见多数具有白色冠毛的长椭圆形瘦果,气微,味微苦.

药用部位: 干燥的全草。

性味功能 :甘,微苦,寒。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主治 :上呼吸道感染,眼结膜炎,流行性腮腺炎,乳腺炎,乳痈肿痛,胃炎,痢疾,肝炎,胆襄炎,急性阑尾炎,泌尿系感染,盆腔炎,痈疖疔疮, 咽炎,急性扁桃体炎.

应用参考

1.流行性腮腺炎,乳腺炎:鲜蒲公英捣烂敷患处。

2.慢性骨炎:蒲公英15克,酒酿1食匙,水煎混合饭后服。

3.痈疖疔疮:蒲公英,野菊花,金银花,地丁草各30克,水煎服。

花语

蒲公英:有着充满朝气的黄色花朵,花语是“停不了的爱”。

紫蒲公英:呈淡紫色的蒲公英,花语是‘传说的紫色’,属性暗。

飞箭蒲公英:冠以飞箭之名的蒲公英,花语是‘瞄准弹珠’,属性风。

----------------------------------

蒲公英茶

材料:干燥蒲公英75克、水1000cc

作法:

1.将蒲公英洗净,放入锅中,加水淹过蒲公英

2.大火煮沸后盖上锅盖,小火熬煮一小时

3.滤除茶渣,待凉后即可饮用

----------------------------------

蒲公英中药配伍:配夏枯草:清热;配地丁:清热解毒;配金银花:消痈化疡;配决明子:清热泻火。

蒲公英药性说明:甘寒清解,苦以开泄,功专解毒消肿,为治乳痈要药。兼有利湿之功。

蒲公英功效:

1.清热解毒 可用于热毒证,尤善清肝热,治疗肝热目赤肿痛,以及多种感染、化脓性疾病。

2.消痈散结 治疗热毒壅结于肌肉所致的痈肿疮毒,高热不退。对乳痈有良效,能解毒散结通乳,可内服或外敷,常配金银花等同用。另外还可配大黄、丹皮治疗肠痈。

用途:

1,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主治热毒疮痈。 a.实火热毒上攻,目赤咽肿,口舌生疮。 b.热毒疮疡,乳痈肿痛,疔毒内攻。 c.肺痈咳吐脓血,肠痈腹痛发热。

2,利湿:可治热淋涩痛,及湿热发黄。

主治: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疠,疔毒疮肿,急性结膜炎,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胃炎,肝炎,胆囊炎,尿路感染。

蒲公英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3~l两(大剂2两);捣汁或入散剂。外用:捣敷。

临床应用:

1.用于烧伤合并感染:以鲜蒲公英捣烂,加入少许75%酒精调敷患处。(《中西医结合杂志》1987;(5):301) 2.治疗胃痛:蒲公英20~30g,丹参25~30g,白芍15~30g,甘草10~30g,日1剂水煎服,1个月为1疗程。(《上海中医药杂志》 1984(2):33) 3.治疗急性胆道感染:蒲公英30g,柴胡10g,郁金12g,川楝6g,刺针草30g。水煎服。(《新编常用中草药手册》第33页) 4.治疗腮腺炎:以鲜蒲公英30g捣碎,加入1个鸡蛋清中搅匀,加冰糖适量,捣成糊状,外敷患处。日换药1次。(《中药现代临床应用手册》1993; 12) 1.急性热病、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等:蒲公英、大青叶、板蓝根、金银花各12g,水煎服。 2.乳腺炎、阑尾炎、疮疖疗肿:蒲公英、金银花、连翘各15g,山甲、当归、赤芍各10g,水煎服,或单用其鲜品捣烂局部外敷。 3.目赤红肿:蒲公英30g,黄芩10g,水煎,熏洗患眼。 4.尿路感染:蒲公英30g,萆解、生蒲黄、木通、车前子各10g,水煎服。

注意事项:阳虚外寒、脾胃虚弱者忌用。 1.用量过大常规用量煎服后,偶见有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部不适及轻度泄泻。大剂量(30g/kg)灌服煎剂3天,可见实验兔子肝细胞及肾小管上皮细胞轻度浊肿,肾小管变窄,其它无明显改变。小鼠和兔亚急性毒性试验,尿中可出现少量管型,肾小管上皮细胞浊肿。 2.过敏反应服用蒲公英煎剂、蒲公英酒浸剂后,个别人会出现荨麻疹、全身瘙痒等过敏反应。蒲公英注射剂静脉滴注后,亦偶有寒战、面色苍白、青紫或精神症状。 3.药不对证主要是寒热不分,不加辨证而滥用蒲公英治疗各种感染。临床上所见的感染多数为热证,用蒲公英一般不会有不良反应。但少数感染属于阴寒证,无热象,病程多较长,病人体质虚弱。笔者普见有人用大剂量蒲公英治疗阴寒证,结果病人出现食欲减退、倦怠、疲乏、出虚汗、面色苍白。感染灶并无好转之象。将蒲公英清热解毒的作用简单地看成能抗菌消炎而加以滥用,会产生不良反应。

化学成分:蒲公英全草含蒲公英甾醇(Taraxasterol)、胆碱(Choline)、菊糖(Inulin)和果胶 (Pectin)等。同属植物药用蒲公英(Taraxacum officinale)的根中含蒲公英醇(Taraxol)、蒲公英赛醇(Taraxerol)、φ-蒲公英甾醇、蒲公英甾醇、β-香树脂醇 (βAmyrin)、豆甾醇(Stig-master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胆碱、有机酸、果糖、蔗糖、葡萄糖、葡萄糖甙以及树脂、橡胶等。叶含叶黄索(Lutein)、蝴蝶梅黄索(Violaxanthin)、叶绿醌 (Plastoquinone)、维生素C50~70毫克/100克和维生素D5~9毫克/100克。花中含山金车二醇(Arnidiol)、叶黄素和毛莨黄索(Flavoxanthin)。花粉中含β-谷甾醇、5α-豆甾-7- 烯-3β-醇(5α-Stigmast-7-en-3β-ol)、叶酸(Folic acid)和维生素 C。绿色花萼中含叶绿醌。花茎中含β-谷甾醇和β-香树脂醇。又本品含考迈斯托醇(Coumestrol)、核黄素 1.43 微克/克和胡萝卜素7.7~8.8%。全草含蒲公英甾醇(taraxasterol)、蒲公英素(taraxo- cerin)、蒲公英苦素(taraxicin)、菊糖、果胶及胆碱等。

制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有较强杀灭作用;对肺炎双球菌、脑膜炎球菌、白喉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及卡他球菌等亦有一定杀灭作用;对某些病毒,真菌以及钩端螺旋体也有抑制作用。此外,尚有利胆、利尿及苦味健胃、轻度泻下等作用。

采收:春、夏开花前或刚开花时连根挖取,除净泥土,晒干。

加工炮制:拣去杂质,洗去泥土,切段,晒干。原药拣净,抢水洗去泥屑,捞出摊开晾干,切1-1.5mm段片,晒干,筛去灰屑。

储藏:放箱内或其他容器内,置干燥处,防霉蛀。

来源考证:出自《唐本草》; ①《唐本草》:“蒲公英,叶似苦苣,花黄,断有白汁,人皆啖之。” ②《纲目》:“地丁,江之南北颇多,他处亦有之,岭南绝无。小科布地,四散而生。茎叶花絮并如苦苣,但小耳,嫩苗可食。”③《本草新编》:“蒲公英煎膏,尤胜于生用。煎冒之法,每次须百斤,石臼内捣烂,铁锅内用水煎之。一锅水煎至七分,盛于布袋之内,沥取清汁;每大锅可煮力‘斤,十次煮完,俱取清计,入于大锅内,再煎至浓汁;然后取入砂瓶内盛之,再用重汤煮之,侯其汁如蜜,将汁倾在盆内,用中皮膏化开入之,搅均匀为着,晒之自干矣。大约浓汁一厅,人中皮膏一两,便可成膏而切片矣。一百斤蒲公英可取膏七斤,存之药笼中,以治疮毒火毒最妙。凡前药内该用草一两者,止消用二钱,最简妙法也。无鲜草可用干草,干则不必百斤,三十斤便可熬膏取七斤也。”

 
 
免责声明: 如果本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本站未注明稿件来源:我爱网的图/文等稿件,均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的立场和观点,仅供参考。他人从本网转载需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更正或删除。

推荐知识
点击排行
本站暂时不做友情链接,请勿申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