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香蕉生产现状如何?
1.数量不多,地位不高。香蕉是世界上著名的四大果品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热带、亚热带水果。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世界上盛产香蕉的主要国家之一。但是,目前我国每年生产的香蕉数量并不多,在世界香蕉生产中占有的地位很低。据统计,近年来我国香蕉年产为402.4万担,仅占世界总产量1.11%,相当于巴西的6.77%、印度的十分之一。在亚洲各香蕉生产国中,我国香蕉产量也只占亚洲总产量的3.15%,与亚洲各主产国相比,差距也很大,急待努力赶上(见表3-2)。
表3-2我国与亚洲主要国家香蕉生产比较〔注〕注:资料引自:《国外果树生产与科学研究》,系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数,年产量在200万担以下的国家未列入。
另外,从我国的整个水果产量构成来看,香蕉占有的比重也是相当低的(表3-3)。
表3-3历年我国香蕉生产情况
从表3-3可清楚看出,建国以来,香蕉产量仅占全国水果总产量的2-3%,最高年份为1952年,达4.5%。但是,随着其它果树生产的迅速发展,产量大幅度增长,比重随之增加,使之香蕉在整个水果结构中占有的地位相应趋于下降之势。
2.增长速度缓慢。解放以来,我国的香蕉生产与其它水果一样得到蓬勃发展。据1982年统计,全国蕉园面积为13.7万亩,比1980年7.9万亩增长73.4%。就产量而言,1982年全国香蕉产量为402.4万担,与1952年的219.97万担相比,31年间约增长82.93%,平均每年增长2.76%。同期,我国水果总产量约增长2.15倍。其中,苹果增长19.58倍,柑桔增长3.5倍,葡萄增长3.3倍。从而可见,我国香蕉生产的增长速度远远低于苹果、梨、柑桔、葡萄,而且也落后于全国水果总产量的平均增长速度。若与世界香蕉的主要生产国相比,差距更大。如菲律宾的香蕉生产,1979年与1969年相比,10年间增长1.72倍。
为什么在我国的水果生产中,香蕉生产停滞不前呢?其原因与香蕉对生态环境的要求有密切关系。香蕉不仅对光热、水分条件要求较严格,而且对地势、土壤条件也有特定的要求。一般要求栽培于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腐殖质含量较高的冲积砂质壤土上,而不宜栽种在砂土地上。因此,在生产布局上,客观上存在着与粮食作物争地的矛盾。特别是在过去片面强调“以粮为纲”的方针指导下,矛盾更为突出。往往容易忽视开展多种经营,不重视发展香蕉生产,毁蕉种粮的倒退现象也常有发生。从而影响到我国香蕉种植面积的扩大和产量的迅速增长。
3.生产水平低,潜力尚大。据1980年统计,我国香蕉平均亩产约3934斤,与世界上的主要香蕉生产国相比,单位产量较低。如中美洲国家的Valery品种,宿根蕉亩产高达8933-10000斤,新植蕉亩产为5333-6000斤,一般平均亩产为6667斤。造成我国香蕉生产水平低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主要的是种植零星,布局分散,经营落后,管理粗放,品种混杂等因素影响了香蕉单产的提高。因此,只要改善经营管理,选育良种,其增产潜力是很大的。
我国果树生产现状如何?
我国的果树生长状况很复杂。
1.果树的管理技术还是很低
2.农民的专业水平不高,接受的技术培训没有
3.农药解决不了问题所在
4.生产成本高卖价低
我国的农业现状?
要看到的现状是,中国是世界第一农业大国,但同时也是世界第一农产品进口大国。中国每年需要进口大量的大豆、菜籽等油料作物,占到总需求的55%。
化肥农药滥用
不仅如此,我国的化肥施用量也是世界第一,约占全球化肥年使用的30%以上,但平均利用率仅40%左右。浪费的氮肥造成土壤、地下水、地表水和空气的污染。
我国还是世界第一农药消费大国,单位面积化学农药的平均用量比世界平均用量高2.5倍—5倍。目前我国农药的利用率不足30%,其中10%—20%附在植物体上,其余都散落在土壤和水中,对土壤、水源、空气及农副产品产生了极大危害。农药残留超标已成为我国食品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农村劳动力短缺
另外,目前农民老龄化严重,农村劳动力流失严重也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又一阻碍。
我国种猪现状?
我国从国外引入具有高生长速度、 高瘦肉含量和高饲料利用效率的优良猪种, 对加速我国猪种的改良和提高养猪生产效率起到了重要作用。现就引入的主要猪种的特征、生产性能和生产场地简介如下:
大白猪:又称大约克夏猪,原产于英国。因其体格大、生长快, 被引至很多国家,相继育成了不同国家的大白猪品系。目前在我国影响比较大、 性能比较好的有从英国引进的英系大白猪、 从丹麦引进的丹系大白猪和从加拿大引进的加系大白猪。这些大白猪新品系保持了原大白猪体型匀称、耳直立、鼻直、四肢结实的特点。90年代初我国引进的英系大白猪, 分别饲养于湖北的黄陂外贸良种场、长流种猪场、上海的航头外贸良种场。
我国肉牛的生产现状及前景怎么样?
1. 养牛业的现状并不十分乐观,因为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市场需求、政策法规、疫情等,导致养牛业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2. 养牛业的前景仍然有望发展,因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改变,对高品质、健康、安全的食品需求不断增加,这为养牛业提供了机遇和空间。
3. 此外,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应用,养牛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也在不断提高,未来可能会涌现更多的创新技术和模式,为养牛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苗木行业现状及前景?
前景很好。
苗木产业在我国还属于新兴产业,可以把其比喻成是个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所以发展前景巨大。有的人说苗木产业是朝阳产业,从目前我国的国土绿化情况来看,苗木产业的路还很长。
我国物流发展现状的物流现状?
我国物流发展现状发展很迅猛,但是就快捷,安全,专业化还有存在弊端,需要长期完善和改进。从总体来说,我国的物流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主要表现在:部分省市开始重视现代物流的发展。
我国科技创新的现状?
一、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现状
(一)科技创新投入情况
科技创新投入主要由人力投入和资本投入来体现,因此从这四个投入角度出发,选取R&D人员全时当量、科学研究与开发机构数量、R&D经费内部支出、高技术新产品开发支出对我国各省科技创新投入现状进行分析。
从全国范围来看,2009年R&D人员全时当量为229.13,2019年R&D人员全时当量达到480.08,翻了一番还多,其中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均有较大程度的增长,这表明我国科技人才队伍结构不断优化,但2014-2017年,我国R&D人员全时当量增速放缓,科技人才整体质量和结构有待进一步提高,2018-2019年增速有所加快表明科技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人才发展政策环境显著改善。科学研究与开发机构是科技活动的重要机构,也要对其有所重视。
近年来,机构总数有所下降,但科技经费筹集总额相对有所增加,政府资金支持力度逐渐增长,促进研究与开发机构健康稳定地发展。R&D经费内部支出逐年上升,年均增速为25.6%。2019年,我国R&D经费投入总量超过2万亿元,较上年增长12.5%;2020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24426亿元,比上年增长10.3%,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4%,其中基础研究经费1504亿元。高技术新产品开发支出从2009年1100.94亿元到2019年的5407.48亿元,年均增长35.6%。
从区域看,2019年我国各省市科技创新投入情况,首先关于R&D人员全时当量,排名前十中,东部省份占了8个,中部省份占了2个,其中前6名均为东部地区省份。排名11-20位中,东部、中部、西部、东北部地区省份分别占2、2、5、1位。在前20位中,东部、中部、西部、东北部占比分别为45%、25%、25%、5%,地区之间仍有差距。就人才来说,东北和西部流失较多,而其他两个地区人才较多,它们对人才的吸引力是很大的。
从科学研究与开发机构数量上,2019年各省市数量地域差异不明显,排名前5位的北京、广东、山东、四川、山西分布在东中西地区,排在前20位的东部、中部、西部、东北部地区省份分别有7、5、6、2个。2019年,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东北部地区R&D内部支出经费分别为14614.0、3867.6、2858.5、803.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0.8%、17.7%、14.8%和13.1%,中、西部地区增速均快于东部地区,追赶步伐明显加快。
(二)科技创新产出情况
主要从科技论文发表数和专利授权数这两个角度选取科技创新产出指标。论文是知识创造成果的载体,从科技论文发表情况来看,各地区科技论文发表数远低于专利授权数,例如专利授权数最高的广东省的专利授权数是科技论文发表数的8.3倍,而科技论文发表数最高的北京市的专利授权数是科技论文发表数的2.1倍,基础性研究较少。
科技论文发表数也是有很大的差距,其中10000篇以上的省份只有北京、上海、江苏,7000-10000篇的省份为广东、山东、四川,只有一个西部地区省份,其余均属于东部地区,可见东部地区产出能力还是比较好的,但不可忽视的是,科技论文发表数在地区内部之间差距较大。
科技论文发表数排名前20位中,除海南省外,东部10个省份均排在其中,西部地区有7个省份排在其中,而中部地区只有2个省份位于其中,可见科技论文产出较多的省份主要集中在东西部地区,排名最后10位的省份,中部地区省份占据40%,可以得知中部地区创新产出能力比较薄弱。
这主要与我国重点高校的区域分布有关。其次,专利授权数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科技创新能力的产出状况,从2019年各省份专利产出情况来看,地区间仍有差距。从排名来看,广东省以绝对优势排在首位,江苏、浙江虽分别排在第二、第三位,但是与广东相差较多。其中排名前7的省份均为东部地区省份,排名前20的省份中,东部地区9个,中部地区5个,西部地区5个,东北地区1个,且专利授权数差距明显,排名第1的广东省专利授权数约是排在第7福建省的5.2倍。
(三)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情况
主要从技术市场成交额、高技术产业营业收入和高技术产业利润总额三个角度对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现状展开分析。技术交易是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重要指标,也是反映科技创新的活跃态势的重要指标。从技术交易主体看,企业法人仍占据交易主体地位,登记技术合同321777项,成交额为204994.0亿元,占总成交额的91.5%,为技术市场提供大量优质的技术成果供给。从技术交易类型来看,技术服务合同金额为12418.1亿元,居首位,同比增长28.9%;
技术开发合同居第二位,成交金额为7177.3亿元,同比增长21.9%,这显示技术交易体系的逐渐完善。我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能力具有明显差异,2019年,北京以56952843万元的绝对优势排名第一,其他省份与其差距较大,主要表现为与排名第二的广东、排名第三的江苏相差34721999、42237650万元,排名第四和第五的陕西省和湖北省技术市场成交额分别是北京的25.8%、25.1%,排名9-31位的省份,技术市场成交额均低于10000000万元,排名靠后的省份成交额更低,因此得知技术市场成交额存在地区差异。
我国芯片技术的现状?
一、起步晚没有核心技术
国产芯片的起步很晚,几乎是国外已经有成熟技术了我们才开始搞芯片,所以在发展上一直不尽如人意。由于信号链芯片相较于电源管理芯片的设计更为复杂,我国芯片方面的发展水平跟国外还有很大差距,所以我们一直没有核心技术,非常依赖国外的芯片进口。
二、大环境和美国对我国的制裁
跟美国的经济战打响的那一刻起,美国就宣布了要制裁华为,这也使得我国的芯片发展之路再一次受阻,加上疫情的突然“袭击”,芯片的崛起之路更是艰难。只是国产芯片在封装企业市场目前的占有率较高,部分在高端芯片器件封装领域有较大突破。
三、总结
大环境导致全球缺少芯片,中国更是举步维艰,原本华为被制裁已经一大致命因素,再加上如今台海局势紧张,芯片之战更是如火如荼。虽然我国已经在这方面出台了相关政策,中国集成电路新增产线的陆续投产以及快速发展的势头,但是最主要的还是应该在不放弃自主研发的基础上再继续自主创新,一味依赖进口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以上就是对国产芯片的相关简单介绍。
我国核能发电的现状?
我国在运最大核电站全面投产,也标志着我国核电产业发展取得了全新跨越。来自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各大核电基地总体运行平稳,发电量稳中有升。据统计,今年1至5月,全国累计核能发电量为1663亿度,较2021年同期上升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