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仙花属的形态特征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稀附生或亚灌木,茎通常肉质,直立或平卧,下部节上常生根。单叶,螺旋状排列,对生或轮生,具柄或无柄,无托叶或有时叶柄基具1对托叶状腺体,羽状脉,边缘具圆齿或锯齿,齿端具小尖头,齿基部常具腺状小尖。花两性,雄蕊先熟,两侧对称,常呈180°倒置,排成腋生或近顶生总状或假伞形花序,或无总花梗,束生或单生,萼片3,稀5枚,侧生萼片离生或合生,全缘或具齿,下面倒置的1枚萼片(亦称唇瓣)大,花瓣状,通常呈舟状,漏斗状或囊状,基部渐狭或急槐敏收缩成具蜜腺的距;距短或细长,直,内弯或拳卷,顶端肿胀,急尖或稀2裂,稀无距;花瓣5枚,分离,位于背面的1枚花瓣(即旗瓣)离生,小或大,扁平或兜状,背面常有鸡冠状突起,下面的侧生花瓣成对合生成2裂的翼瓣,基部裂片小于上部的裂片,雄蕊5枚,与花瓣互生,花丝短,圆明迹扁平,内侧具鳞片状附属物,在雌蕊上部连合或贴生,环绕子房和柱头,橘并在柱头成熟前脱落;花药2室,缝裂或孔裂;雌蕊由4或5心皮组成;子房上位,4或5室,每室具2至多数倒生胚珠;花柱1,极短或无花柱,柱头1~5。果实为假浆果或多少肉质,4~5裂爿片弹裂的蒴果。种子从开裂的裂爿中弹出,无胚乳,种皮光滑或具小瘤状突起。 本属的形态特征与科描述相同,但下面4枚侧生的花瓣成对合生成翼瓣;果实为多少肉质弹裂的蒴果。果实成熟时种子从裂爿中弹出。
和凤仙花相似的种子有哪些,它们共同的特征是
兰花 芦荟 发财树 茉莉 凤仙花 金盏菊 萱草 【习余燃圆性与栽培】 紫罗兰喜冷凉气候,冬季能耐-5℃低温,忌燥热;要求肥沃湿润及深厚之壤土;喜阳光充足,但也稍耐半阴;施肥不宜过多,否则对开花不利;光照和通风如果不充分,易罹病虫害。 繁殖主要是播种繁殖。播种适期因各系统开花的时期竖塌、生产方式和栽培形 式差异不同。紫罗兰不同系统、不同生产形式的: 主要播种适期系统 生产形式 播种适期 分枝性系(早开花) 无加温塑料大棚栽培 8月5日~15日 分枝性系(早开花) 玻璃温室栽培 8月1日~10日 无分枝性系 无加温塑料大棚栽培 8月25日~9月5日 无分枝性系 玻璃温室栽培 8月20日~30日 十周系(早开花) 玻璃温室栽培 9月1日~10日 紫罗兰栽培播种后经过30天~40天,在真叶6片~7片时定植。栽植间距,无分枝性系12厘米×12厘米,分枝性系18厘米×18厘米,加温栽培比无加温栽培稍许扩大。注意紫罗半为直根系,不要挖断根苗,应很小心地带根土栽植。因为要保持低于15℃的温度20天以上,花芽方能分化,因而室内栽培到10月下旬时,要把换气窗、出入口全部打开,以便降温,确保花芽分化。通常无需摘心。但分枝性系定植15天~20天后,真叶增加到10片而且生长旺盛,此时可留六七片真叶,摘掉顶芽;发侧枝后,留上部3枝~4枝,其余及早摘除。在10月中旬,植株30厘米~40厘米高时,要张网。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重瓣植株的观赏价值比单瓣植株高得多,所以在栽培上就出现了如何选择重瓣植株的问题。通常是从选择采种母株及幼苗两方面来解决的。由于重瓣种的雌雄蕊均完全瓣化,不可能结种子,故只能从单瓣植株上采取种子。而单瓣植株有两类,一类是后代完全呈单瓣的(称纯单瓣植株),另一类是后代中可分离50%~80%呈重瓣的。一般来说,纯单瓣植株生长旺盛,体态端直,叶色鲜绿,叶端呈卵形突尖状,略略下垂或平直不垂,长角果直而宽,呈斜上着生状,其顶端有角状突起;含重瓣遗传性的单瓣植株生长不旺盛,株态弯曲,叶色暗绿,叶端圆形并量弓状下垂,长角果弯曲,果顶无角状突起,果与花枝平生着生。采种时应选择后者,在所采的种子中又应选择种粒较小、外观上似发育不健全的种子进行播种。 除一年生品种外,均需以低温处理以通过春化阶段而开花,因而露地常作二年生栽培。 生长适温白天15℃~18℃,夜间10℃左右,但在花芽分化时需5℃~8℃的低温周期。有8片以上真叶的幼苗,遇上3周时间5℃~15℃的低温,花芽就分化。因而在自然条件下,多数在10月中下旬分化花芽。为了早日出产,到10月中旬就要培育出具8片以上真叶的幼苗。花芽分化后在长日照条件下,如保持5℃以上,花芽形成快,能提早2周开花。紫罗兰的花期通常是利段滚用品种、播种期以及温室、冷床、电照等进行调节的。对一年生品种,在夏季凉爽地区,一年四季都可播种。1月播5月开花,2月~3月播月开花,4月播7月开花,5月中旬播月开花。可以此类推,通常要有100天~150天的生长期。 单瓣花的幼苗子叶呈长椭圆形,真叶上锯齿较多,苗色较深。通常花后约90天,种子成熟、果荚变黄时即可采收,每株约采收角果20个,有1000粒~2000粒种子。采得的种子贮藏在干燥、冷凉、透气处。 留种植株要远离其他十字花科的种类,以防止种间杂交。 【栽培技术】 通常情况下紫罗兰在2至5月播种,发芽适温20至26℃,发芽需光,在发芽室中4至9天即可发芽。生长适温为18℃左右,育苗期为7至8周,上盆后8至11周开花。生长期十分耐光照;但夏季强光下应注意遮荫,强光集中照射将使某些品种枯萎。 一、种苗生产中各个生长期的技术要求:第一阶段:从播种到胚根长出(要4至9天)播种后无需覆盖,适宜基质温度20至26℃,pH值5.0至5.5,EC值小于0.75,发芽期应始终保持基质湿润,但绝不能饱和。 第二阶段:到第一片真叶出现(需11至16天)基质温度保持在18至24℃,湿度中等。但为了使种子发芽良好,浇水前需让基质轻微干燥。基质pH值5.2至5.6,EC值小于1.0。光照应充足,但避免夏季强光直射。当子叶完全展开后,施用硝酸钾或硝酸钙。全苗后用广谱性杀菌剂甲基托布津灌根或喷雾,防治立枯病、根腐病等病害。 第三阶段:到成苗(需21至28天)最适基质温度16至24℃,空气相对湿度不超过80%,光照充足。浇水前使基质干透,但避免植株永久性萎蔫,这样有利于根系生长。基质pH值保持在5.2至5.8,EC值小于1.5。本阶段交替施用硝酸钾或硝酸钙肥料。施肥可与浇清水交替进行,以控制植株高度。注意防治线虫和地种蝇等植物根部虫害,可用克线膦、氧化乐果等农药灌根。 第四阶段:炼苗(需7天)基质温度控制在14至20℃,空气相对湿度小于70%,浇水前使基质充分干透。基质pH值保持在5.2至5.6,EC值小于0.75。在植株不缺肥的情况下,每周施用一次含硝酸钾或硝酸钙肥料。 二、波斯紫罗兰成品花栽培技术要点:土壤:波斯紫罗兰适宜种植在腐殖质含量45至65%的轻质泥炭土中,土壤需轻微肥沃,结构疏松,不良的空气条件易导致根部问题。土壤pH值为5.0至6.5,EC值1.5至2.0,pH值过高会导致营养元素缺乏症的出现。 水分:生长期应经常保持植株有规律地湿润,但避免浇水过多,否则易导致根部病害。浇水最好从下面渗入,这样可保持基质表面较长一段时间干燥,可有效减少地种蝇和黑蝇等虫害的威胁。 肥料:只需施少量硝酸钾或硝酸钙,施肥可与浇清水交替进行。 光照:波斯紫罗兰开花需一定数量的光照,并十分耐光照,但光强超过75000lux时需遮荫,否则植株生长不良。 生长调节:大约在上盆后3周开始使用生长调节剂,可用B9、ALan、A-Rest等,处理中的需要程度因品种而异,但必须重复使用。 病虫害:易发生病害有根腐病和灰霉病等,可用50%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灵500倍液防治根腐病,灰霉病则用5%朴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至2000倍液防治。虫害有蚜虫、蓟马、潜叶蝇等,分别用10%一遍净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1.8%爱福丁乳油3000倍液,75%辛硫磷乳油1000至1500倍液防治。 【采收与贮藏】 当花枝上1/2-2/3小花开放时采收。采收时间以早晨或傍晚为好。此时植株体内的细胞含水量较多,能使鲜花保鲜时间延长。从茎基部采剪,使花枝更长。每束10-20支,绑扎好后基部放入容器中充分吸水,再用包装纸或塑料薄膜包裹后,冷藏或装箱上市。切花花枝在4℃温度下可保持3-4天,3-4天后就应回到室温环境中。 【病虫害防治】 莳养过程中紫罗兰常遭到病虫的危害,其主要病害有紫罗兰枯萎病、紫罗兰黄萎病、紫罗兰白锈病及紫罗兰花叶病。 紫罗兰枯萎病 此病由尖镰孢菌所引起。主要症状是植株变矮、萎蔫。幼株的叶片上产生明显的脉纹、在较大的植株上引起叶片下垂等症状。 防治措施:①可用50--55℃温水进行10分钟温烫浸种,这样可以杀死种子携带的病菌。②药剂消毒。种植紫罗兰用的土壤应消毒后再利用,药剂可用1000倍高锰酸钾溶液。③如发现有严重感染的病株,应立即拔除烧毁,以防传染给其他健康植株。 紫罗兰黄萎病 此病症状为植株下部叶片变黄、萎蔫。病株严重矮化,维束管理组织迅速变色。防治办法同紫罗兰枯萎病。 紫罗兰白锈病 此病是由白锈病所引起,紫罗兰植株受侵染后,病害部变为黄色,后期变为褐色。在叶片的表皮下产生链状的无色孢子。 防治措施:①该病在其他十字花科植物上危害也很严重,紫罗兰如与其它十字花科植物放置在一起会互相传染,故应铲除十字花科的杂草,并与其他十字花科的植株隔离。②紫罗兰植株发生病害前应喷波美3--4度的石硫合剂预防,生长季节根据发病情况喷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敌锈钠250--300倍液防治。 紫罗兰花叶病 此病是芫菁花叶病毒,又称甘蓝病毒1号所引起。通过以桃蚜和菜蚜为主的40--50种蚜虫传毒,也可通过汁液传播。该病毒可危害很多十字花科植物和其他非十字花科植物。故应与这些植物隔离。 防治措施:①与其他毒源植物隔离。②应及时消灭蚜虫,药剂可用植物性杀虫剂1.2%烟参碱2000--4000倍液或内吸药剂10%吡虫啉2000倍液喷雾防治。 --------------------------------------------------------------- 习性特征 凤仙花性喜阳光,怕湿,耐热不耐寒,适生于疏松肥沃微酸土壤中,但也耐瘠薄。凤仙花适应性较强,移植易成活,生长迅速。盆栽时,当小苗长出3-4片叶后,即可移栽。先用小口径盆,逐渐换入较大的盆内最后定植在20厘米口径的大盆内。10天后开始施液肥,以每隔一周施一次。定植后,对植株主茎要进行打顶,增强其分枝能力;基部开花随时摘去,这样会促使各枝顶部陆续开花。 凤仙花生存力强,适应性好,一般很少有病虫害。如果气温高、湿度大,出现白粉病,可用50%基硫菌灵可湿性粉800倍液喷洒防治。如发生叶斑病,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500倍液防治。凤仙花主要虫害是红天蛾,其幼虫会啃食凤仙叶片。如发现有此虫害,可人工捕捉灭除。 繁殖 喜向阳的地势和疏松肥沃的土壤,在较贫瘠的土壤中也可生长。用种子繁殖。凤仙花用种子繁殖。3―9进行播种,以4月播种最为适宜,这样6月上、中旬即可开花,花期可保持两个多月。播种前,应将苗床浇透水,使其保持湿润, 凤的种子比较小,播下后不能立即浇水,以免把种子冲掉。再盖上约3―4毫米一层薄土,注意遮荫, 约10天后可出苗。当小苗长出2-3片叶时就要开始移植,以后逐步定植或上盆培育。 病害防治 一、凤仙花白粉病 症状此病主要发生在叶片和嫩梢上。一般在6月开始发生,7月份以后叶面布满白色粉层。随后,在白粉层中形成黄色小粒点,颜色逐渐变深,最后呈黑褐色。 传染途径病菌在病株残体和种子内越冬。翌年,当环境适宜时,病菌借风雨传播。8~9月为发病盛期。 防治方法 1.栽植不过密,适当通风,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植株的抗病力。将病叶、病株清除,集中销毁,减少传染源。 2.发病期间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12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防治。在32℃以上的高温下避免喷药,以免发生药害。 二、凤仙花褐斑病 凤仙花褐斑病又称风仙花叶斑病,在我国南北各地均有发生。 症状病害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叶面病斑初为浅黄褐色小点,后扩展成圆形或椭圆形,以后中央变成淡褐色,边缘褐色,具有不明显的轮纹。严重患病的叶片上,病斑连片,导致叶片变得枯黄,直至植株死亡。 传染途径病菌在风仙花病残体及土壤植物碎片上越冬。翌年当环境条件适宜时,病菌借风雨飞散传播。高温多雨的季节,易发病。 防治方法 1・凤仙花喜肥沃的砂质壤土,不耐涝。因此,种植以砂质壤土为宜,以利排水;盆栽凤仙花,雨后应及时倒盆。秋末应将病叶、病株集中销毁,减少来年传染源。 2・发病初期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6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100倍液,或75%百菌清1000倍液防治。 三、凤仙花立枯病 症状病菌主要侵染根茎部,致病部变黑或缢缩,潮湿时其上生白色霉状物,植株染病后,数天内即见叶萎蔫、干枯,继而造成整株死亡。 传播途径 1・主要以菌丝或菌核的形式在土壤或病残体内越冬,土壤中的菌丝营腐生生活,不休眠。 2・在田间,主要靠接触传染,即植株的根、茎、叶接触病土时,便会被土中的菌丝侵染,在有水膜的条件下,与病部接触的健叶即染病。此外,种子、农具及带菌堆肥等都可使病害传播蔓延。 防治方法在发病初期拔除病株后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0%多・福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0%甲基立枯磷乳油1200倍液。
白萝卜白菜芥茉油菜小白菜等种子它们都十字花科;仙客来也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