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年间, 有一渔夫名叫徐三,为人老实,妻贤子孝,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运气好的时候,能打到一船的鱼,满载而归,运气不好的时候,也能有十几尾鱼回家,总之,一家人靠打鱼生活也算是安生。
同徐三一个村的有一位樵夫名叫杨四,孤身一人,家中也没有其他的亲戚朋友,典型的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不过,即便这样杨四也不会偷懒,每天该砍柴时就去砍柴,绝不耽搁。
徐三与杨四虽是同村的村民,但由于一个住在村头,一个住在村尾,所以两人并不熟悉。不过他们两人每天都会见上一面,就是一个下河出船,一个上山砍柴,都会在村中的一条大道上碰面,彼此没有眼神交流,更没有言语了,只是路人相遇而已,用现在的话说彼此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一天早上,两人都早早地起床,准备好开干一天的活,可是,天气不是太好,灰沉沉的,两人犹豫再三,最终都决定出工,两人准备好工具便出发了,在村中的大道上又相遇了,这一次他们没有像往常一样目不斜视地擦肩而过,而是四目交汇,彼此点了点头算是打了招呼。
徐三打鱼的河流与杨四砍柴的地方其实离开不远,河与山相互挨着,一个在河的上游,一个在河的下游岸边的山腰,就这样他们一个用心的撒网捕鱼,一个专心的砍柴伐木,时间不知不觉地在两人劳作之中流逝。
天空突然乌云密布,白天瞬间成了黑夜,狂风怒吼,飞沙走石。眼看就要下大雨了,徐三、杨四各自赶紧收拾东西准备回家。哪知道,还没准备好,大雨便倾盆而下,徐三的船连头都调不转了,被困在了河中央,而杨四这边情况也不太好,由于雨过大,杨四也舍不得那些薪木,背着薪木艰难地下着山。
风越来越大,雨也越下越大,徐三的船早已失去了控制,任风雨摧残,来到了下河游,从左岸撞到右岸,又从右岸撞到左岸,如此下去,凶多吉少。
此时,徐三已经来到了山脚,河的岸边,他见徐三有危险,便大声提醒他控制好船,不然船会被撞坏,人就危险了。其实,徐三也知道,不控制好船,必定会船毁人亡,但他没那么大的力气,根本控制不了。杨四见徐三危险,扔下肩上的薪木,只拿着一根长长挑担的竹竿奔向岸边,抓住徐三船撞向他这边岸边的瞬间,纵身一跃,艰难的来到徐三的船上,然后与徐三一起控制船。
经过两个人的努力,船终于控制住了,徐三安全了。雨小了,风停了,徐三握住杨四的手,深深的感谢他的救命之恩。杨四连声说不用谢,然后回头看向自己的薪木,杨四惊呆了,徐三跟着看向杨四所看得那个方向,也惊呆了,原来,山体发生了滑坡,那山脚早已被掩埋,杨四若是没有跳到徐三的船上,恐怕早已被活埋了。两人相视,双双看向了天空,笑了起来。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其实有时候,舍弃一些东西,去救助了别人,往往有时候等同救助了自己,于人为利等同于己为利,就如徐三杨四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