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盆景?
盆景是从盆栽(盆植)进一步提高发展起来的。盆景与盆栽的根本区别在于:盆栽只是将植物种于盆中,以供四时观赏,其审美的对象仅枝叶、花朵、果实等;而盆景除达到盆栽的观赏目的外,还必须通过精心的艺术造型,表现出无穷的诗情画意,表现出令人心驰神往、浮想联翩的自然美,表现出人们对大自然的爱恋之情。因此,盆景又是作者艺术情感的寄托与抒发,是主观精神的表露。盆景是景致与情感的交融体,是自然美与艺术美的有机结合。
盆景是以植物、山、石、水、土等为素材,经过园艺师的构思设计,造型加工,精心护养而成。把它布置于咫尺盆中,“缩地千里”“缩龙成寸”,可以展现大自然的无限风光,所以,人们把盆景誉为立体的画和无声的诗。随着时间和季节的变化,它还可以呈现出不同的姿态、色彩和意境。
盆景艺术的特点
(1)盆景具有小中见大的特点
造园是把自然景物缩小在一定的范围内,而盆景是把景物缩小于咫尺盆中,谓之微观造园。因此,它比一般造园更概括、更集中,因而也更有利于表现大自然的风貌。高不盈尺的树木,却具有虬曲苍古的风姿,令人想象犹如参天的百年古木。一勺盆水内,巧妙地布置几块山石,却能显示出广阔的水域和起伏的峰峦。正如中国山水画论中所谓:“咫尺之内而瞻万里之遥,方寸之中乃辨千寻之峻。”“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小中可以见大。
(2)盆景是活的艺术品
树木花草作为盆景造型的主要材料,具有生长发育的生命特征,决定它在制作加工上的连续性,艺术欣赏的可变性,由于季节的更换,可以看到春花、夏绿、秋果、冬姿规律性的四季景观,所以,盆景的制作必须具备植物学的科学知识和园艺学的栽培技术,根据选用权种的习性、树龄的老幼,决定采用何种造型技艺,运用何派、何种造型风格,目的是以能表达主题思想,形神兼备,才为上品。生气盎然的盆景,是艺术美的创造,欣赏盆景佳作,不仅使人清心悦目,还能引人入胜,耐人寻味。
(3)盆景形式的多样性
我国盆景从传统的几十个树种,发展到今天近两百个树种,在树木、山水两大类别的基础上,又创新了水旱、微型及花草、果树等类别,盆景的地方风格更是不断涌现。由于各地盆景能工巧匠的艺术构思和艺术表现手法的不同,促进了推陈出新,使盆景造型千变万化。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现代盆景艺术正向着多样化发展。
(4)盆景艺术的个性
盆景艺术的个性不断创新发展。由于盆景作者的生活阅历、思想性格、艺术才能及文化素养的不同,其作品往往会出现与众不同的个性,即所谓“个人风格”。随着时代的前进,千篇一律、程式化的盆景已不受欢迎,人们对艺术个性表现十分重视,总是喜爱富有鲜明个性的作品,中国盆景历来讲究诗情画意,追求意境深远,其中就包含了个性的表现。这个优秀的传统,正推动着现代盆景艺术不断创新发展。所以说,盆景的发展将越来越趋向个性化。
(5)盆景创作的艺术性
这是创作盆景的最基本要求。盆景的形式多种多样,造型更是千变万化,主要是看艺术表现手法如何。表现手法首先要根据主题。主题的确立,又重在立意,即“意在笔先”、盆景造型要具有艺术美,内涵意境更要深远,使人们在欣赏的时候,不仅看到了景,而且通过景激发出感情,因景而产生联想,从而领略到景外的意境。如水旱盆景《归樵图》一景,徐晓白教授因景触情而赋诗一首:“小桥流水斜,深处有人家。远径归樵晚,无心间落花。”这就是盆景艺术的意境。盆景的艺术性,还表现在对比的手法。对比有主客、高低、大小、远近、疏密、繁简、虚实、藏露、刚柔、巧拙以及色彩等内容,要求做到对比能调和,变化能统一,达到平中求奇和不似之似的境界。
盆景的作用
(1)陶冶情趣,丰富生活
欣赏盆景是一种美的享受,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斗室之中,能领略到旷野林木的景色,自然山水的风貌,令人心旷神怡而豪情满怀,既陶冶了性情,又增进了艺术素养。
(2)振奋人们的精神,激发人们的民族自豪感
当人们在盆景中看到刚劲挺拔、体态矫健的松柏和凝霜傲雪、姿态优美的梅花时,常常为其坚贞高洁的形象所鼓舞;当看到千姿百态的黄山奇峰和山清水秀、突兀峥嵘的桂林山水时,往往会更加热爱祖国的锦绣河山,热爱生活,激发民族自豪感。
(3)普及科学知识
盆景是普及科学知识的活教材,它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泛,主要包括植物分类知识、山石种类识别以及古代诗词、绘画、历史、雕塑等各个方面的知识。所以,盆景虽小学问大,在科普中起的作用也大。
(4)经济价值
盆景还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当今,不能单纯为艺术而艺术,只有走商品经济,特别是外向型经济的道路,盆景艺术生产力才能得到解放,盆景艺术才会发展提高,才会有光辉灿烂的发展前景。近年来,国内许多地区都建立了盆景生产基地,生产各类盆景,使盆景生产的数量越来越多,质量也越来越高,不仅在国内市场大量销售,满足盆景爱好者的需求,而且还畅销到东南亚、日本、澳大利亚、西欧及北美各国。